檐阴阁雨,帘隙梳烟,庭户催晚。绕树归鸦,戢戢欲栖还散。西崦斜阳鶗鴂苦,东风残信蘼芜怨。问天涯、王孙何处,春随人远。
卜心事、灯花无语,百感孤单,鸳被羞展。陡忆前欢,已等弃余秋扇。客路歧多关塞黑,长门事去文章残。梦方圆,又丛钟、声声惊断。
【注释】
檐阴:雨滴打在屋檐上的声音。阁雨:指下雨时关上门避雨。帘隙:窗缝。梳烟:指窗帘上的雾气。庭户:院门。催晚:催促着太阳落山。绕树:环绕的树木。归鸦:飞回的大雁。戢戢:收敛的样子。欲栖还散:想栖又没栖下,想下又没下来。西崦:西边的田野。鶗鴂(yì):一种鸟。苦:悲伤。东风残信:指春天将尽时,风已不再吹拂。蘼芜(wēi wú):香草名,也作迷芜,即忘忧草。怨:抱怨。问天涯、王孙何处:询问远方的游子在何方。王孙:泛指贵公子、贵族子弟。春随人远:春天随着人去远方了。卜心事、灯花无语:占卜心事,灯芯结出了花。心事:心中所想的事情。灯花:油灯芯燃烧结成的花状物。不语:不言语的意思。百感孤单: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感到孤独无助。鸳被羞展:鸳鸯被子羞于展开。羞展:因害羞而不敢展开。陡忆前欢:突然想起了以前的乐趣。前欢:以前的欢乐时光。已等弃余秋扇:已经等不到秋天用扇子的凉意来驱赶炎热了。秋扇:秋天用的扇子,比喻冷落。弃余:抛弃。秋扇:秋天用的扇子,比喻冷落。客路岐多关塞黑:旅途中岔路很多,关口要塞一片漆黑。关塞:关口要塞。长门事去文章残: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幽禁在长门殿,后来她写了《长门赋》寄托哀愁。长门:长门宫。事:陈皇后的事。文章:指《长门赋》。梦方圆,又丛钟、声声惊断:梦境中的圆月和杂乱的钟声不断响起,让人心神不安,惊醒。
赏析:
此词是一首闺情词,抒写女子对远方游人的思念与担忧,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全词以景物描写为线索,通过“问天涯”到“又丛钟、声声惊断”的层层递进,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开头一句“檐阴阁雨,帘隙梳烟,庭户催晚”,描绘了一个典型的雨天景象。屋檐下的雨水滴滴答答地滴落在窗户上,透过窗帘缝隙,外面的烟雾弥漫开来,仿佛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和寂寞。这种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独自在家的情景,更加深了词人的孤独感。
“绕树归鸦,戢戢欲栖还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树上盘旋的乌鸦似乎在寻找栖息的地方,但又迟迟没有落下,给人一种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感觉。这种画面既增加了环境的荒凉感,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西崦斜阳鶗鴂苦,东风残信蘼芜怨。”这里提到了“斜阳”、“鶗鴂”(一种鸟叫声)和“蘼芜”(香草名,也作迷芜),这些意象都与春天有关。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们最期待的时候,但在这里,却有一种离别和悲伤的气氛笼罩着。鶗鴂的啼鸣代表着春天即将结束,而东风带来的残信则暗示着离别的痛苦。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主人公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离别的不舍。
“问天涯、王孙何处,春随人远。”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游人的深切思念。她不禁问起:“你在哪里啊?春天也跟着你去远方了。”这里的“王孙”指的是远方的游子,而“随人远”则表明春天也被带到了远方。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词人的关切之情,也展示了她的无奈和失落。
“卜心事、灯花无语,百感孤单。”这里,“心事”一词被反复提及,表明主人公内心的思绪纷乱复杂。而“灯花无语”则形象地描绘了她在这种心境下的情感状态——虽然心中有话要说,但却无法言表。这种孤独感让她倍感痛苦。
最后一句“陡忆前欢,已等弃余秋扇。”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心中的痛楚。她回想起以前的欢乐时光,但现在只能默默地等待那个曾经陪伴过自己的人离开自己,就像抛弃了秋扇一样。这两句词不仅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揭示了她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忧郁而深沉的氛围。它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引发了读者对爱情、生活和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