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春紫陌。拥万马涛来,弄潮人喜。问津那处。怪支机赠石,汉槎楫舣。浪杳云沉,为恁鳞鸿又误。放灯里。怕蜃雾幻楼,昏到庭户。
天醉谁与语。任蝶浪蜂狂,恣情飞舞。待风唤去。奈园林遍绿,乱莺无主。刬地残红,恐惹啼鹃更苦。正延伫。碎羁魂、暮众零杵。
【注释】:
- “买春”四句:写海上赏花。“买春”,指在海边赏花,因为海边花开得早。“紫陌”,古时帝王贵族所走的道路,这里指京城。“万马涛来”是说海中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弄潮人喜”写弄潮儿们高兴极了。“支机赠石”是说有人给女子送石子作为纪念的礼物。“汉槎楫”是说有人乘着木船来游玩。这四句诗写海上的景色和游人的快乐心情。
- “浪杳云沉”二句:写海上天气变化大。“为恁鳞鸿又误,”是因为你的鱼信又耽误了。鳞鸿,指书信。
- “放灯里”二句:写的是观灯的情景。“蜃雾幻楼”,指海上的云雾把灯火笼罩起来,使人感到楼阁好像在海中飘浮一样,“昏到庭户”,使庭院中的灯火都昏暗了。
- “天醉”二句:写海上看海景的心情。“任蝶浪蜂狂”,任由蝴蝶、蜜蜂自由飞舞。“恣情飞舞”,尽情地飞舞。“待风唤去”是说等着海风吹过来。“奈园林遍绿,乱莺无主”是说园林中的花草树木长满了绿色,黄莺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刬地残红”,是说地上满是红色的花瓣。“恐惹啼鹃更苦”是说恐怕杜鹃鸟又要叫苦了。“延伫”是留连徘徊的意思,“碎羁魂、暮众零杵”是说心里十分惆怅,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飘荡。
【赏析】:
这首词是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冬,词人闲居临安,与朋友同登钱塘江边望海楼,观赏雪景而作的一首咏物词。
上阕主要叙述在海上赏花观潮的所见所闻。起三句写海上赏花观潮的所见。“买春”“紫陌”点明时间是在孟春时节,也就是春天的头一天。“拥万马涛来,弄潮人喜。”是说万马奔腾而来,弄潮儿们非常高兴。“问津那处。”是说弄潮的人不知道哪里是渡口,所以弄潮儿们很着急。“怪支机赠石,汉槎楫舣。”是说弄潮儿们很奇怪为什么送来石头,还有木船来停泊。“弄潮儿”即弄潮的少年,他们喜欢在涨潮时游泳,弄潮,故称“弄潮儿”。这几句话是写弄潮儿们在海边玩耍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他们的聪明伶俐和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注:弄潮儿是古代的一种游戏,就是趁着涨潮时游泳,又叫赶涛儿。弄潮儿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常在海边表演各种花样动作,如翻筋斗、打水漂等。)。
下阕描写观灯和赏花的所见所闻。“浪杳云沉”,“为恁鳞鸿又误”,是说浪涛滚滚,烟雾弥漫,使天上的彩灯也看不清了,你寄来的鱼书又耽误了。这是作者想象中的海上情景,他想象海上有一片云遮住了天空,彩灯都被淹没了。“放灯里”三句是写观灯的情景。“怕蜃气幻楼,昏到庭户”,是说害怕海市蜃楼将灯里的人影幻化成楼阁,把庭户都照得昏暗。“天醉谁与语”,是说天地间只有我一人陶醉在这片美景之中,没有人可以和我一同欣赏。“任蝶浪蜂狂”,任凭蝴蝶和蜜蜂自由地飞翔,尽情地飞舞。“待风唤去”,是说等一会儿海风一吹就散开了。“奈园林遍绿,乱莺无主。”是说园林中的花草树木长满了绿色,黄莺不知飞到哪里去了。这是作者想象中海上的景象,他想,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长满了绿色,黄莺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这是作者想象中的自然景观。作者看到这种景象,不由得想起自己家中的黄莺。“刬地残红”,是说满地都是落花。“恐惹啼鹃更苦”,是说恐怕杜鹃鸟又要悲哭了。
末两句“正延伫。碎羁魂、暮众零杵”是写作者留连徘徊的心情。“碎羁魂、暮众零杵”是说心绪烦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飘荡。“正延伫”是说正在徘徊不定,依依不舍的样子。“碎羁魂、暮众零杵”,是说自己的心绪烦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飘荡。“碎羁魂、暮众零杵”是说心绪烦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