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蟋蟀。千种离愁谁识。催残寒漏三更。
阶下梧桐月明。明月。明月。疏影横窗清绝。

【注释】调笑令:词牌名。蟋蟀:秋夜里鸣叫不停,声音哀切,似有感于离愁别恨。助予太息也:使我感到悲伤叹息。千种离愁谁识:我有多少种离愁别恨,谁能了解。催残寒漏:催促着寒冷的漏壶滴水声。三更:深夜。阶下:院子里。梧桐月明:月光洒在院中的梧桐树上。明月。明月。疏影横窗清绝: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屋里,月光映在梧桐树上形成斑驳的树影,十分清幽绝俗。

【赏析】此词是一首伤时念远之作。上片写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心情。开头两句“秋夜长,长闻篱落蟋蟀声,如助予太息也”,点明时节、环境以及作者的感受。这两句中有两个关键词:“秋”与“蟋蟀”。“秋”字既点出季节,又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而“蟋蟀”则作为自然界的声响,衬托出词人的内心感受。紧接着,“蟋蟀。”,重复一遍,强化了这种感受。“如助予太息也”,以蟋蟀的声音来喻人的悲愁,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伤感之情。

下片写庭院夜景,以月色来衬托内心的孤寂。“阶下梧桐月明”,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但在这美好的景色之中,词人却感到孤独、寂寞。“明月。”,重复一遍,增强了这种感受。“明月。”,重复一遍,强调了词人对月的眷恋之情。“疏影横窗清绝”,进一步描绘了月色的美丽和词人的孤寂之情。最后,词人以“明月。明月。疏影横窗清绝”结束全词,将词人对月光的眷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以蟋蟀声为引子,通过描写庭院夜景来表达词人的孤寂、寂寞和伤感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