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依桥,平湖冱水,夜潮寒送归人。别酒无多,莫教翻污罗裙。愁来始觉眉尖窄,悔当时、错梦梨云。掩炉熏、袖底残香,都化秋痕。
扁舟尚有东风约,认摘梅小径,吹絮前村。一尺江波,年年误却桃根。春心待共花争发,怕花开、更易伤春。怯黄昏,不到斜阳,先闭重门。

【注释】

淡月:淡淡的月光。依桥:依傍着桥梁。冱(hù)水:结冰的水。别酒:离别的酒。莫教翻污罗裙:不要让这杯酒把您的裙子弄脏了。愁来始觉眉尖窄:是说愁眉紧锁,才觉得眉毛又细又窄。梨云:指天上的彩云。悔当时、错梦梨云:后悔当初不该做那样的梦。掩炉熏、袖底残香:指烧香时袖口上残留的香气。秋痕:秋天的落叶。

【赏析】

《高阳台·送鲍二娘江滨远归》,作于宋亡后,作者在杭州与友人相别之际之作。词中写离情别绪,缠绵悱恻。全词采用直抒胸臆和以景衬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之情。

上片起句写别前情景。“淡月”两句,描绘出一幅水天一色的夜景:月亮挂在小桥上,湖面已结成冰,阵阵寒潮从远处涌来。作者想象友人在归途上,正被夜潮所阻。接着写友人离去,自己送别的情景。“别酒”两句,言自己送别友人之后,没有多余的酒,怕酒会弄脏自己的衣服。这两句既点明了送别时间是在夜晚,又写出了自己因送别而感到惆怅不安的心情。“愁来”三句,写送别后的感受。因为愁眉不展,才觉得眉毛又细又窄;想起过去做错了事,后悔当初不该那样做。“掩炉熏”三句,写自己在闺中烧香祈祷,希望她不要受到伤害。这几句都是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使送别之痛显得更加深切。结尾两句,是全词感情的升华。“怯黄昏”,是因为怕黄昏的到来,怕看到日落西山,担心友人从此不再回来。“不到斜阳,先闭重门”,是因为怕斜阳西下,怕看到友人的身影出现在门外,所以提前关闭了门户。

下片换头写友人归来时的情景。“扁舟”三句,是写友人乘扁舟回来时的情状:友人驾船回来,在江边摘梅的小路上行走,吹着柳絮飞向村子。“一尺江波”,是写江面宽阔,浪花飞溅。“年年”句,是说春去秋来,桃花开放,桃根却依然被江水阻隔。“春心”两句,是说春天到来时,花儿竞相开放,可又怕花儿过早地凋谢,更伤悲感伤。“怯黄昏”,也是说不敢面对黄昏的到来,因为怕看到夕阳西沉,友人就此消失在眼前。“不到斜阳”两句,进一步强调自己对友人的依恋和担忧,怕斜阳西坠而看不到友人回来,所以提前关上了门户,不愿让夕阳西下,友人再出现。

这首词是一首抒情作品,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词中通过写景、叙事、抒情等艺术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全词语言流畅、情感细腻、意境优美,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