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青青。大河西畔短长亭。日落子规啼不住。征帆去。
蜀水秦山无尽处。

【注释】

1.南乡子:词牌名。

2.燕麦青青:形容边地早春景色的苍翠。

3.大河:指黄河。

4.长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歇脚、暂避风雨之处。

5.子规(zhǐguī):即杜鹃鸟,又名杜宇,鸣叫声凄切悲凉,古人常用来比喻哀伤的情调。

6.征帆:出征的帆船。

7.蜀水秦山:泛指南方的河流和北方的山峦,这里泛指祖国的大好河山。

8.无尽处:无穷无尽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时情景的词作。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下片抒发对故乡的怀念。“日落子规啼不住”是全词的中心句。它既点明了时间(暮色),又突出了主题——送别。“征帆去”,是说送别的人已乘船远行,“征帆”二字,不仅写出了送别的对象,还暗用了典故,即“扬雄逐客”。扬雄因“好辞赋,每下笔不辍”(《汉书·扬雄传》),汉王刘向把他打发到长安做郎官,他不愿意,就称病辞归。后汉成帝微服出巡,见到扬雄的《甘泉赋》,赞赏不已,并派使者赐给车马,扬雄不肯乘坐,就写了一篇辞赋《逐贫赋》来谢恩。扬雄在长安住了一年多,因受司马相如等人排挤,只好离京,乘船回江都故里,临别时写下《逐贫赋》。所以,“征帆”二字,既是实写送别的场景,又是借古喻今,暗示送别的人有被“逐”之苦。“征帆”二字,也暗示了送别者的身份和处境,因为只有身负使命之人,才有被遣送之苦,所以这一句也含有一层深意,即作者以扬雄自况。

下片由上片的景语转为情语,抒写作者的思乡之情。“蜀水秦山无尽处”三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辽阔壮丽。“蜀水”,指四川一带的江河;“秦山”,指秦代所辖地区。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站在高高的山岭之上,放眼望去,祖国的江山如此广阔,无边无际。一个“尽”字,既写出了祖国大地的辽阔,也表现了作者的胸怀壮志。然而,由于“征帆去”,作者不得不告别这片他眷恋的土地。“蜀水秦山无尽处”与“征帆去”相照应,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惆怅之情。

这首词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质朴自然。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惜别深情和思念故乡的愁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