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魄喜初圆。名士倾城是夙缘。月姊闻声应亦妒,翩翩。未许乘风便上天。
绰约体如仙。徒倚桐阴石磴边。最是泥人风致也,娟娟,手握琼箫更可怜。

以下是《南乡子·前题》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蟾魄喜初圆
  • 关键词: 蟾魄、初圆
  • 注释: 月亮的形态,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初圆”指的是月相开始呈现出完整的圆形。
  • 译文: 月亮形状圆满如玉,让人心生欢喜。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圆满明亮,给人带来了喜悦和满足感。”蟾魄”一词,常用于形容月亮明亮、圆润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中秋节夜晚的月亮,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1. 名士倾城是夙缘
  • 关键词: 名士、倾城、夙缘
  • 注释: “名士”通常指有才学和名声的人;”倾城”意味着整个城市的人都为之倾倒;”夙缘”指的是很久以前就注定的缘分。
  • 译文: 才华横溢的人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种吸引力源自长久以来的缘分。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才华出众之人的赞美,以及他们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如何深深吸引着周围的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才华与美貌并重的观念。
  1. 月姊闻声应亦妒
  • 关键词: 月姊、应亦妒
  • 注释: “月姊”是对月亮的美称;”应亦妒”表示月亮听到声音后也会感到嫉妒。
  • 译文: 月亮听到了声音,仿佛也在嫉妒。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月亮拟人化的描写,表达了月亮对人类声音的敏感和羡慕。月亮作为夜空中的守护者,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丽和神秘的象征。而当这些象征性的事物(月亮)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嫉妒),便更加生动地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1. 翩翩未许乘风便上天
  • 关键词: 翩翩、未许、乘风便
  • 注释: “翩翩”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未许”表示不允许;”乘风便”意为借助风力迅速上升。
  • 译文: 轻盈飘逸却无法乘风而上,直上云霄。
  • 赏析: 此句以生动的动作描写表达了月亮无法随意移动的特性。这里的月亮似乎被限制在了特定的空间内,不能轻易地改变位置。这种设定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月亮与天空之间的微妙联系。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和诗意的表达方式。
  1. 绰约体如仙
  • 关键词: 绰约、体如仙
  • 注释: “绰约”形容体态优雅;”体如仙”指身体像神仙一样美丽。
  • 译文: 她的身体优美如仙子,令人赞叹不已。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突出了她的优雅与超凡脱俗。这不仅是对女子外貌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在气质的一种肯定。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此类描写经常出现,用以展现女性的魅力以及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和社会价值观。
  1. 徒倚桐阴石磴边
  • 关键词: 徒倚、桐阴、石磴边
  • 注释: “徒倚”表示独自站立或徘徊;”桐阴”指梧桐树的阴影;”石磴边”指石头台阶的边缘。
  • 译文: 她独自站在梧桐树下,仰望着石阶旁的景象。
  • 赏析: 此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孤独的氛围,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场景的宁静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某种情绪或状态,可能是一种等待、思念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描写手法在古代诗歌中较为常见,有助于加深读者的情感共鸣。
  1. 最是泥人风致也
  • 关键词: 泥人、风致
  • 注释: “泥人”常用来比喻普通人或事物;”风致”指风采、气质。
  • 译文: 她就像是普通的泥塑人儿,却有着独特的风韵。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泥人”与“风致”,突出了主人公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这不仅是对人物外貌的赞美,更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肯定。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中很常见,旨在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价值。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理解和追求。

《南乡子·前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和人们的欢聚之情。诗句不仅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