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人又别,诗心一路,秋色吊虫沙。笋将穿翠去,古镇三江,隋塔日西斜。仙山秀立,照铜河、绿到天涯。回望否、题襟夜馆,清过梵王家。
金笳。哀弦蜀国,弹铗并州,问高生鞍马。应写遍风流秦七,流水栖鸦。龙头名士多于鲫,几人吹、玉琯昭华,吟寄我,江城五月梅花。

【注释】

七天:即七日,古代以“七”为虚数的代词,指时间。

诗心:诗情。

秋色吊虫沙:秋风中的虫沙,借指秋天。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隋塔:隋炀帝修建的塔,这里泛指出家修行的地方。

仙山秀立:仙山秀丽耸立。仙山,泛指神仙居住的山。

铜河:黄河在流经今陕西铜川一带时,河水含铜量较多,故称。

清过梵王家:梵天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净天,佛教徒认为他是清净的化身,这里是说佛光普照。

金笳:古代西域的一种乐器,用金属制成。

哀弦蜀国:指《广陵散》,相传为蜀汉末年音乐家蔡琰所作,后被曹操得到演奏。

弹铗并州:铗,剑把,这里指宝剑。并州,指战国时赵国,这里借指北方。

高生鞍马:比喻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龙门、玉琯:都是传说中的神物。龙门,传说中黄河鲤鱼逆流而上的地方;玉琯,传说中昆仑山的玉笛。

吟寄我:寄意于我。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给友人的信中之作。上阕写别后之景,下阕写别后之情。全篇以“渡水江”为线索贯串始终。首两句写别后之景,“春柳韵”三字总领全篇。“七天人又别,诗心一路,秋色吊虫沙。”起句点明离别的时间与地点:“七”即七日。“七天”,实指七日;“人又别”,言人已离去。次句点出离别之后的心情:“诗心一路”,“诗心”即诗人的情怀。“秋色吊虫沙”一句,写离别之后,作者触景伤怀,悲秋伤别之意油然而生。接下来,笔锋一转,描写了作者在江南古镇三江一带的所见所闻。“笋将穿翠去,古镇三江,隋塔日西斜。”这两句写江南古镇三江一带的景色。“竹笋穿翠绿”,形象地描绘了竹林的景象;“隋塔日西斜”,写出了夕阳西斜的景象。“隋塔”,即隋炀帝的行宫遗址。这两句既写出了江南山水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离开故土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最后两句,写离乡之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龙头名士多于鲫,几人吹、玉琯昭华,吟寄我,江城五月梅花。”这两句的意思是:龙争虎斗,人才辈出,而又有谁能像你一样吹响玉管,吟咏诗词,来表达我的思乡之情?“龙头名士多于鲫”,是说天下才俊之士众多,而你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几人吹、玉琯昭华”,意思是说天下有几人能够如你一般吹响玉管,抒发自己的情感?“吟寄我,江城五月梅花。”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有你能够像我一样,用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而我在江城中,正是五月梅花盛开的时候。整首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以及离别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