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函双斛,就偷他一片,碧天无迹。巧匠琢成山骨瘦,恰好紫藤安置。小泡浮花,四围生藓,渐染沙虫腻。么鬟亲舀,井华亲汲亲洗。
一寸二寸之鱼,于中唼唼,便沧溟万里。静极夜凉秋更远,收得恒星在底。半载渝州,一沤书屋,笑我江湖气。将归何事,断瓢思注春水。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
石缸:石制的水缸
双斛:两斛,一斛为十斗
巧匠琢成山骨瘦:用巧妙的手艺将山石雕刻成鱼的形状,雕刻得非常精细,就像山一样。
恰紫藤安置:正好用来种植紫色的藤蔓。
小泡浮花:水面上漂浮的小花。
么鬟:美女发髻,也指美女。
井华:井水清澈如玉。
么鬟亲舀,井华亲汲亲洗:美女亲手舀水,亲手清洗井中的水。
一寸二寸之鱼:形容鱼儿很小。
沧溟万里:大海千里之广。
静极夜凉秋更远:夜晚十分寂静,秋天的凉意更加深远。
渝州:地名,今重庆市。
书屋:书房。
江湖气:诗人自己自称。
将归何事:将要离开时有什么事要做。
断瓢思注春水:要离开时想喝一口春天的水。
【赏析】
此词描写石缸中小鱼的游动。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小鱼人的神态与动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小鱼戏水图。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词的上片描写石缸中小鱼的游动和生活状态。“石函双斛,就偷他一片,碧天无迹。”用巧妙的手艺将山石雕刻成鱼的形状,刻画了小鱼的小巧玲珑、栩栩如生。“巧匠琢成山骨瘦,恰好紫藤安置。”又通过巧匠的技艺,将山石雕成了小鱼的模样,正好可以作为紫藤的装饰。“小泡浮花,四围生藓,渐染沙虫腻”,描写了石缸中的小花在水流的推动下,逐渐生长蔓延到四周,形成一片美丽的风景。“么鬟亲舀,井华亲汲亲洗”则描写了美女们亲自为这些小鱼取水、清洗,展现出她们对小鱼们的关爱之情。
下片则描写了小鱼们在石缸中的游动和生活状态。“一寸二寸之鱼,于中唼唼,便沧溟万里”描写了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游动,仿佛已经离开了大海一般。“静极夜凉秋更远,收得恒星在底”则描写了夜晚的寂静和秋天的凉意,让人感到宁静致远。“半载渝州,一沤书屋,笑我江湖气”则写出了作者离开后的心情,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江湖世界。最后一句“将归何事,断瓢思注春水”则表达了作者将要离开时的感慨之情,想要喝一口春天的水来纪念这段美好的时光。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小鱼戏水的优美画面,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