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霜团,管城春满,夜雪初霁房栊。峭寒人寂,灯影坐衰翁。倦倚红泥小火,无衣者,怎过深冬。乌啼悄,更阑梦远,天上景阳钟。
花骢。趋曙雪,鸡鸣紫陌,晓辟铜龙。正玉梅三九,琼海香红。谁分桑田送老,梦华录,空忆京东。宣皇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赏析】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作者时任泗州知州。词写雪夜的清寂,抒发了人老多病、年华易逝的感慨。全词用典自然贴切,语言凝炼洗练,风格清丽自然,是宋词中以写景为主的作品之一。

“茅屋霜团,管城春满,夜雪初霁房栊。”三句为起首三句,先写环境,点明时间,为全词定调。“茅屋”二字,暗指作者的家室简陋。“霜团”二字,写出了冬日寒气逼人的凄清景象,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感。“管城”二字,既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暗指其家乡,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夜雪初霁房栊”,则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峭寒人寂,灯影坐衰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冷清。“峭寒”二字,写出了冬夜的寒冷程度,“人寂”则表达了夜晚的静谧气氛。“灯影坐衰翁”,则描绘出了词人孤独的身影和憔悴的面容。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词人的寂寞之感,而且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倦倚红泥小火,无衣者,怎过深冬。”这几句进一步展现了词人的困境。“红泥小火”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晚的温暖气息,但同时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无衣者”则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困境,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乌啼悄,更阑梦远,天上景阳钟。”最后几句则描绘出了词人梦境中的虚幻景象。“景阳钟”一词,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之感,而且揭示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花骢。趋曙雪,鸡鸣紫陌,晓辟铜龙。”这几句则描绘出了词人早晨的忙碌场景。“花骢”一词,既描绘出了骏马的形象,又暗示了词人的生活状态。“趋曙雪”则表达了词人早起赶路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努力。

“正玉梅三九,琼海香红。”最后几句则描绘出了词人欣赏美景的心情。“玉梅”、“琼海”都是美好的事物,分别代表了词人内心的纯洁与美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词人对美的热爱之情,而且揭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谁分桑田送老?梦华录,空忆京东。”“梦华录”一词,既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而且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宣皇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宣皇”一词,既暗示了词人的身份,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而且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首《满庭芳·冬夜》通过描绘夜晚的清寂和冷清以及词人孤独的身影和憔悴的面容等画面,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同时,这首词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宋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