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斜阳野草唱新词,城荒燕无家。便春明朝市,蓬莱宫阙,今化龙沙。翠莽黄云万里,废堞隐悲笳。白首飘流感,何止天涯。
闻道长安棋局,又衣冠第宅,争斗妍华。只苍山暗泣,流水自长嗟。料如今、逃秦人渺,问渔郎何地觅浮花?空凄惘,悄无人处,门掩昏鸦。

【赏析】

此词为作者在汴京时所作。上阕写城郊荒废景象,借“燕无家”暗寓国破家亡之痛;下阕写长安宫阙已化为龙沙,抒发故土难返之悲。全词情调沉郁苍凉,有“慷慨以当慷,所在愤怨,则不能不以文辞发之”(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效果。

“漫斜阳野草唱新词”,起笔突兀。“斜阳”,日落时分,夕阳西下,残阳如血,一片凄迷景象。“漫”,任凭,随意的意思。“新词”,即新声,指市井小曲。“唱新词”,意味着在残存的繁华中寻找生活的欢乐。“城荒燕无家”,意谓:城虽旧,但已荒芜不堪居住,燕子再也不能筑巢了。“燕”,代指汴京人;“家”字双关:“家”既指汴京人失去家园的哀苦,“家”又指他们被迫离散的痛苦。这里化用唐末农民战争后中原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悲惨现实,寄寓着作者对人民痛苦遭遇的同情和关切。“便春明朝市,蓬莱宫阙,今化龙沙”,承上启下。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春天来临的时候,洛阳城里的人们到市场去卖菜卖花。可是,那曾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的蓬莱宫阙,如今已经变成了沙漠上的龙沙。“蓬莱”和“龙沙”都是虚指,实指汴京一带。“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名,后来泛指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处。“龙沙”原是西域地名,这里用以代指边地。这几句词句,一方面写汴京人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汴京人的悲痛心情。这种悲痛的心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消除的,它像野草一样顽强,在人们的心目中扎根生长。

“翠莽黄云万里,废堞隐悲笳。”这两句是承“今化龙沙”而来。意思是说:茂密的草木覆盖了万里黄沙,荒凉的古垒里响起了悲壮的号角。这两句中的关键词语“翠莽”“黄云”“悲笳”,都带有浓厚的色彩,它们共同勾勒出一个荒凉衰微的景象。“翠莽”“黄云”写出大自然的凄凉,而“悲笳”则写出人们心中的悲哀。“白首飘流感,何止天涯”,这两句是承接“蓬莱宫阙”“龙沙”而来,意为:白发飘飘,令人悲伤;我哪里只是一个人漂流天涯?“白首”,指老年人的头上长出了白发;“飘流”,漂泊流离;“天涯”,极言其远,指远离家乡或他乡。“闻道长安棋局,又衣冠第宅,争斗妍华”,“又”字在这里是强调的意思。据《新唐书·崔铉传》记载:崔铉曾因得罪宰相牛僧孺而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牛僧孺与李德裕交恶,李德裕执政后,牛僧孺被罢免宰相,贬为崖州(今广东雷州)司户,途中经过端州,崔铉设宴相送,并赠诗一首:

南国多年空扰扰,端州一别重飘飘。

高斋不见当时面,玉座唯惊今日朝。

剑水江流千古恨,朱弦风急四弦焦。

相逢莫话相违事,且对黄花插帽檐。

崔铉的这首诗写得很有情致,很委婉。李德裕读了很不高兴,认为崔铉的诗歌过于婉转,于是将崔铉贬为端州刺史。崔铉离开长安后,写了一首《早秋旅怀》:“遥岑碧岫倚晴空,初叶丹枫映晓风。清夜不眠听蟋蟀,好天共坐数梧桐。琴觞一醉聊为乐,药饵三思未易通。况值年芳才及序,东归应趁柳条红。”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崔铉在谪居期间生活得还是相当安逸舒适的。因此,李德裕认为崔铉的这首《早秋旅怀》写得太美太婉了,于是他就写了《九日酬崔侍御》这首诗送给他:“今朝郡斋冷欲裂,客子飘零觉岁暮。去年登高饮菊花,今日登高处菊花。严霜九月中,送君万里外。同作为将归计,殊方不可见。况乃秋风吹飞蓬,眼前浮云直千尺。横笛闻吹山月弯,关山几重断肠隔。路出寒云外,丁宁问征衣。”(《樊南文集》卷五),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赞美崔铉的诗歌写得好,实际上是讽刺崔铉的诗歌写得太过优美婉转,过于讲究艺术形式,失去了诗人应有的真实感情,因而失去了感人的力量。李德裕的这一态度,也说明他对崔铉的赏识是有一定条件的。当然,李德裕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李德裕自己也是一个讲究艺术形式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有过分追求技巧的痕迹。然而,从文学创作来说,过于讲究技巧,势必会损害作品的真实感情。所以,李德裕的态度虽然值得商榷,但他的这一做法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文人的思想作风。

“只苍山暗泣,流水自长嗟。”这两句是承接“龙沙”而来。苍山在流泪,大河在长叹。苍山、大河都是自然景物。苍山是巍峨壮丽的山;大河是奔腾不息的河流。“苍山暗泣”,是写苍山上的树木因风雨而凋落,仿佛也在哭泣一般。“流水自长嗟”,则是写大河水流湍急,奔腾不已,似乎也在叹息。“料如今、逃秦人渺,问渔郎何地觅浮花?”这两句是承接前面“龙沙”而来的。秦淮河畔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城市,而今却变得荒芜冷落,人烟稀少了。渔父们到哪里去寻找那些漂浮的莲花呢?“逃秦人”,就是逃避秦王朝暴虐统治的人,这里指的是汴京城里的人们。《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晚年隐居在会稽东山(即秦淮),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都推托说脚病不肯出来。有一次,谢安的弟弟谢万前来拜访他,谢安正在浇菜种花,没有立即回答他的话。等到谢万离去以后,他才告诉谢万:近来朝廷屡次征召你入朝做官,我实在不想做官。现在我已经老了,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了,不如就在东山种豆作个闲人吧!谢安就是这样在东山过着隐居的生活。“渔郎”,就是捕鱼的渔夫。《吴均集·续齐谐志》:“宋建武中,渔者乘船至宛陵界,逢一渔郎向之泣涕,因与之言。云:‘我有十万贯家财,皆负之,身在海渚之上,自恐枯死,愁忧无复生趣。幸垂救拔。’渔者乃与俱还吴,寻访其处,了无音耗。后于海渚上得一锦囊曰:‘为我致顾仆卿足下,可致千万许资财。’”渔父向谢安诉说他的不幸遭遇,希望他能伸出援手。可见渔父也是一位有情义的人物。“何地觅浮花”是谢安的回答。谢安回答说:请你到什么地方去寻找飘浮在水中的莲花呢?“何地觅浮花”,实际上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示谢安并不打算帮助渔父解决他的困难问题。“问渔郎何地觅浮花?”既是问渔翁,也是自问。意思是说:你到哪里去寻找漂浮在水面上的莲花呢?这是对上面“苍山暗泣”和“流水自长嗟”的进一步渲染和深化。苍山在泣,流水自叹;渔夫求助无门。这样看来,整个上片所写的景物都是以抒情为主,而且都是以含蓄的语言表现深沉的感情的。

下片转入写景抒情。“空凄惘,悄无人处,门掩昏鸦。”这几句是承接“何处觅浮华”而来。意思是说:只有我一个人凄凉怅惘地站在这空寂无人的地方,只见那门紧闭着,树上乌鸦乱叫。“门掩”,是说门紧紧地闭上了;“掩”,是用布之类的东西把门堵起来。“悄无人处”,是说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个人;“悄”,这里是形容声音细小的意思。“昏鸦”,是乌鸦的一种,黄昏时节常在树梢发出凄厉的叫声。乌鸦在黄昏时分发出叫声是很凄凉的。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只有我一个人在空旷无人的地方徘徊怅惘,只见那关闭的门紧紧掩着,树上乱叫着的乌鸦更是增添了凄凉的气氛。这几句写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和神态,也是诗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空凄惘,悄无人处,门掩昏鸦。”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只有我一个人凄凉惆怅地站在这空荡荡的地方,只见那关闭着的门紧紧地掩住着,树上乱叫着的乌鸦更增添了凄凉的气氛。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只有我一个人凄凉怅惘地站在这空寂无人的地方

译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