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着雨胭脂湿,绣帘外、春寒犹力。小楼吹笛杏花天,恰刚是、仲春十一。
淡妆浓抹娇无匹,算一到、西湖也值。越罗衫子藕丝裙,被烟水、通身染碧。
【注释】
步蟾宫:曲牌名。又名“月中霜”、“玉壶冰”。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句六平韵。
着雨胭脂湿:沾了雨后胭脂还湿润。
绣帘外:指楼上的窗户外面。
仲春十一:即农历二月十一日。
淡妆浓抹娇无匹:形容女子美丽无比。
西湖:杭州的别称。
越罗衫子藕丝裙:用丝绸和藕丝织成的衣衫和裙裤。
【赏析】
《踏莎行·林花着雨胭脂湿》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是写闺怨之作,通过一个女子对丈夫在外地为官,自己独守空闺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细腻,意境深远,表达了词人对丈夫深沉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开头两句“林花着雨胭脂湿,绣帘外、春寒犹力。”写景抒情,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美丽图画。林花着雨后的胭脂般的颜色,显得格外鲜艳;绣帘外的春寒依然凛冽。这两句以景物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丈夫远去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接着两句“小楼吹笛杏花天,恰刚是、仲春十一。”描述了春天里的场景和时间。此时正是仲春十一,天气渐暖,花儿也渐渐开放。在这样的季节里,小楼里传来悠扬的笛声,让人感到愉悦和宁静。这里的“吹笛”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
接下来两句“淡妆浓抹娇无匹,算一到、西湖也值。”赞美了女子的美艳绝伦。她无论化淡妆还是浓妆,都显得娇媚无比,令人惊艳。在这里,词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女子的美丽与西湖美景相比,突出了她的独特魅力。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词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最后两句“越罗衫子藕丝裙,被烟水、通身染碧。”则展现了女子穿着华丽的服饰,在西湖边漫步的情景。她身着越罗衫子和藕丝裙,仿佛被湖水中的烟雾和绿意所环绕,整个身体都染上了绿色。这里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貌,更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首词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她的孤独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它既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词作,也是一首赞颂自然美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