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无新粉,夜芸生古香。玉露下雕砌,芙蓉怨横塘。雨无一珠洒叶,月有半镜衔窗。镜里窥见残妆,无语对寒簧。
昔者金马客,约我玉河乡。乌衣巷冷,如今燕去雕梁。更应刘俱逝,邺园倦客,共谁一饮三百觞。

{ 《红林檎近·和美成韵》是清末诗人樊增祥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原文:秋林无新粉,夜芸生古香。玉露下雕砌,芙蓉怨横塘。雨无一珠洒叶,月有半镜衔窗。镜里窥见残妆,无语对寒簧。昔者金马客,约我玉河乡。乌衣巷冷,如今燕去雕梁。更应刘俱逝,邺园倦客,共谁一饮三百觞。}

{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樊山,别署天琴老人。晚清时期著名的诗、骈文、词作家,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江苏布政使、两江总督等高位。其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感慨,具有深沉的情感内涵与较高的艺术价值。在《红林檎近·和美成韵》中,樊增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红林檎近·和美成韵》赏析

樊增祥诗歌艺术特点及文化影响

  1. 诗词原文
    秋林无新粉,夜芸生古香。
    玉露下雕砌,芙蓉怨横塘。
    雨无一珠洒叶,月有半镜衔窗。
    镜里窥见残妆,无语对寒簧。
    昔者金马客,约我玉河乡。
    乌衣巷冷,如今燕去雕梁。
    更应刘俱逝,邺园倦客,共谁一饮三百觞。
  2. 诗句解析
  • 秋林无新粉:描述秋天树林的寂静与落寞,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 夜芸生古香:芸是一种香料,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气息,传达出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
  • 月有半镜衔窗:月亮如同一面镜子挂在窗户上,映照着室内的情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 镜里窥见残妆:通过镜子看到自己残留的妆容,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岁月的无情。
  • 无语对寒簧: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承受寒冷,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
  1. 艺术特色
  • 对比与象征:樊增祥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通过景物与情感之间的对比,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 细腻描绘:他的语言细腻生动,能够准确捕捉自然景物的细节,展现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 深情厚意:樊增祥的诗歌充满深情厚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旧友的思念之情。
  1. 文化影响
  • 近代诗歌发展:樊增祥的诗歌作品在中国近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后世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艺术鉴赏价值:樊增祥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