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玉雁横秋,替传千里婵娟意。凭高北望,风荷露柳,万重烟水。玉镜高圆,金鞭未整,为谁留滞。又晚妆拜月,飘飘仙袂,人正在秋光里。
今夕茜窗无睡,数佳期、负他红桂。神仙风度,瑶天笙鹤,是君前世。怎不归来,素蟾并照,红鸾双倚。待归来、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水龙吟·中秋得石甫京邸书,对月有怀,代琴夫人倚声寄之

【注释】行:排列。玉雁横秋:指月亮像玉一样高挂在天空中。婵娟:指月亮。凭高北望:站在高处向北远望。风荷露柳:形容风景如画。万重烟水:形容远处景色如烟如水。玉镜高圆:形容明月皎洁。金鞭:指皇帝的权杖。为谁留滞:为什么被留下来。又:连词,表选择关系。晚妆拜月:指女子在月光下梳妆打扮。飘飘仙袂:形容衣裙飘逸。人正在秋光里:指自己正在欣赏秋天的美景。茜窗:红色窗户。无睡:没有睡意。数佳期:盼望美好的时光。负他红桂:辜负了美好的时光。神仙风度:指超凡脱俗的气质。瑶天笙鹤:指天上的音乐和舞动的仙鹤。是君前世:这是你前世的事。怎不归来:为什么不回来?素蟾并照:比喻明亮的月光。红鸾双倚:形容男女双方相互依偎。芙蓉:荷花。憔悴:形容憔悴的面容。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代琴夫人写给石甫的信,以“对月有怀”,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上阕写景抒情。首句写月,用“行”字点出月如玉盘,突出其明澈、圆润的特点,暗喻石甫如皓月般清亮俊逸。次句写景,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登高望远,只见碧波荡漾,风摇露垂,烟波浩渺,一片秋色。“玉镜高圆”三句,由望月生情,抒发了对石甫的深情厚意;“玉镜”比喻明月如玉一般明亮,“金鞭未整”则表明自己未能及时回到京城来迎接石甫。“又晚妆”三句,进一步描写自己赏月的情景:女扮男装的我(即代琴夫人)在月下梳妆打扮,与石甫相见,两人都陶醉于这美丽的月色之中。“今夕”“茜窗”两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石甫的怀念。

下阕直抒感慨。“神仙风度”三句,赞美了石甫超尘拔俗的气质。“怎不归来”,表达了作者对石甫的思念之情。“素蟾”二句,用“素蟾”和“红桂”来比喻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而石甫仍然未能归家。这两句既是对上阕“夜深人静,明月当空”情景的延续,也是对石甫无法回家的遗憾和担忧的抒发。“待归来”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石甫的祝愿。最后一句,“教看恁般憔悴”,则是对石甫未能及时归来的失望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忧虑。全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