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声。城头画角哀鸣。怪无端、频来枕上,梦魂欲定还惊。意悬悬、凄凄切切,人寂寂、冷冷清清。寒逼罗纬,风欺灯影,此时此际暗愁生。更窗外、萧萧落叶,和雨洒幽庭。
那堪又,孤鸿嘹唳,似诉离情。忆别离、千里万里,叹几度误归程。病和贫、一身独倚,愁与恨、两地难并。如此残年,者般凄况,彻宵挨遍短长更。只赢得、双眸长醒,弱骨瘦伶俜。悲吟罢,问天何意,付我心灵。
【注释】
①城头:指城墙上。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报警的乐器,有铜制、铁制等。哀鸣:声音凄厉。
②无端:不知是什么原因。频来:多次出现。
③意悬悬:心中忐忑不安。切切:形容声音细微而急促。凄凉:寒冷。
④人寂寂:人孤独。冷冷清清:形容环境冷清。
⑤寒逼罗纬:冷风逼近罗帐。罗纬,用丝织成的帷帐,因能通风散热而得名。
⑥风欺灯影:风吹动灯火映照出的人影。
⑦此时此际:此时此刻。暗愁生:心中忧愁滋生。
⑧又:副词,表示再次。孤鸿嘹唳:比喻离群索居的人叫声凄凉。似诉离情:像在诉说离别之苦。
⑨忆别离:回忆起离别。千里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⑩叹几度误归程:感叹自己几次都错过了归乡的机会。几度:几次。误:错过。归程:回家的路。
⑪病和贫:生病与贫穷相伴。一身:单个人。独倚:单独一个人。
⑫愁与恨:忧愁与怨恨。两地难并:两地之间难以相见。
⑬如此残年:这样的残岁余生。者般:这样一般。
⑭彻宵捱(ái)遍短长更:整夜挨过一夜。彻宵:整夜。捱遍:挨过去。
⑮双眸长醒:双眸,即两眼;长醒:经常不睡觉或整晚不睡。弱骨瘦伶俜:身体瘦弱,行动不便。
⑯悲吟罢:悲伤地吟唱完毕。问天何意: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待我?付我心灵:交给我的心。
【译文】
听那一声声战马长嘶,是城头上画角传来哀号。奇怪为何无端地频频响起,梦中魂牵梦绕,醒来又惊悸不已。心中牵挂重重,四周寂静,寒气逼人,灯影摇曳,这夜晚,愁绪萦怀,心烦意乱。窗外落叶萧萧,雨洒幽庭,更加深了内心的愁闷。
那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孤雁凄厉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悲哀。回忆分别时,千里万里,多少次都因误了归程而错过相聚。病体加上贫困,我独自倚窗凝望,忧愁和怨恨交织在一起,难以排解。如今已是残年的暮秋,这般凄凉况味,整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只落得双眼常常不闭,消瘦的身躯行动不便,只能悲伤地吟唱,向苍天提问:“这是为什么?”
【赏析】
《多丽·冬夜病卧不寐,倚枕赋此》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听”字为线索贯穿全文,写主人公在寒夜中的所闻所见及内心感受。首句“画角”,次句“频来”,三句“梦魂欲定还惊”,四句“人寂寂”、“冷冷清清”,五句“寒逼罗帷”、“风欺灯影”,六句“此时此际暗愁生”,七句“更窗外、萧萧落叶,和雨洒幽庭”,八句“孤鸿嘹唳,似诉离情”,九至十二句“忆别离、千里万里,叹几度误归程”,十三至十五句“病和贫、一身独倚,愁与恨、两地难并”,十六句“如此残年,者般凄况”,十七至十八句“彻宵挨遍短长更”。全词语言明白晓畅,情感深沉真挚,结构紧凑严谨,音律协调悦耳,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