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略前身,君与阿侬,有未了因。但自惭蒲柳,敢言伉俪,替司巾栉,怎许娉婷。刺绣闲时,吟笺寄与,月底花前聊遣情。君休笑,是班门弄斧,愧不如卿。
珠倾露洗秋汀。道秋水、侬神一样清。本桃红杏艳,重来羞比,莺娇燕婉,只是慵听。君守清贫,妾甘淡薄,举案光鸿记也曾。低声嘱、愿百年偕老,莫负钗荆。
【注释】
沁园春·赠外:词牌名,调名。约略:大概。阿侬:我;你。自惭蒲柳:惭愧不如。伉俪:夫妻。替:代替。怎许:怎能允许;怎能让……如意。娉婷:女子的身姿美好。绣:刺绣的针线活。闲时:空闲的时候。吟笺:写诗作诗。遣情:排遣愁情。班门弄斧:在行家里手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比喻在行家面前逞能,显示自己本领。珠倾露洗秋汀:比喻像秋天的江水一样清澈。道:说。桃红杏艳:桃花和杏花都开得美丽动人。重来羞比:再也不能比得上了。莺娇燕婉:燕子和黄莺都十分娇媚。只是慵听:只是懒得听。君守清贫:你坚守清廉。妾甘淡薄:我甘于清贫。举案光鸿:指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形容妻子为丈夫做饭,端着托盘,与丈夫并肩而立,形容夫妻互相尊敬。低声嘱:低声嘱咐;低语。钗荆:发簪。钗,发饰;荆,用草木茎皮编的首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夫妇恩爱情深、相互尊重的颂词。上片主要从“我”的角度写,下片主要是从“夫”的角度写。
“约略前身,君与阿侬,有未了因。”开头三句,是回忆两人当初相爱的情况。“约略”,大概,大致的意思。“前身”,即前世,前世结下缘分。“君与阿侬,有未了因。”意思是说,我们前世结下了缘分,今生又相遇相知,但是还有一些原因没有解决。这一句是全篇的总纲,点出了本词要表达的主题。
“但自惭蒲柳,敢言伉俪,替司巾栉,怎许娉婷。”“但自惭蒲柳”,是说自己惭愧比不上你年轻美貌。这里“惭”和“敢”两个字,都是反话,说明他非常自信。“替司巾栉”中的“替”字,是代词,意思是代替你承担家务事。“怎许娉婷”,是说你怎么能容忍我这样貌美如花。
“刺绣闲时,吟笺寄与,月底花前聊遣情。”“刺绣”二句,是写自己闲暇时刺绣,把心事写在诗里送给对方,希望能排遣心中的忧愁。“绣”字写出了绣花的动作,“吟笺”写出了写诗的情景,“月”和“花”写出了时间是在晚上。“聊遣情”,是说我排遣愁情的意思。
“君休笑,是班门弄斧,愧不如卿。”“班门弄斧”,原指在鲁班门前表演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君休笑”,是说你不要笑话我。“是班门弄斧”,是说自己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感到羞愧,不敢当,不敢比。
下片主要写对方的美德:“珠倾露洗秋汀。道秋水、侬神一样清。”“珠倾露洗秋汀”,是用天上的明珠被露水洗过之后晶莹剔透的意象来形容对方的容颜清丽脱俗。“道秋水、侬神一样清”,是说对方的容颜就像秋天的江水一样清新明净。
“本桃红杏艳,重来羞比,莺娇燕婉,只是慵听。”“本桃红杏艳”,是说本来桃花和杏花就开得鲜艳动人。“重来羞比”,意思是说再也不能与桃红杏花相比了。“莺娇燕婉”,是说燕子和黄莺都十分娇媚可爱。
“君守清贫,妾甘淡薄,举案光鸿,记也曾。”“君守清贫,妾甘淡薄”,是说对方坚守清廉,甘于清苦。“举案光鸿”,是指夫妻二人恩爱和睦,相互扶持,如同举起案上的筷子一般光明磊落。“举案光鸿记也曾”,是说夫妻曾经相互扶持,彼此扶持如同举起案上的筷子一般光明磊落。
最后两句:低声嘱、愿百年偕老、莫负钗荆。是夫妻之间的私语,也是全篇的感情归结。“低声嘱”是说低声地嘱咐对方;“百年”是说希望永远相伴到百岁;“钗荆”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这里代指发簪。
这首词以浅显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