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行藏,几度相看,邮亭一灯。任迷离缬眼,非花非雾,横斜世路,为谷为陵。湘佩徒捐,郢歌谁和,看到无心似未曾。归来好,过琵琶江浦,也湿吴绫。
蛾屑淡后谁憎。只倦翮追飞感倍增。向韶年青鬓,都添缟雪,春风紫陌,几践玄冰。去就难同,平生可念,要路由人衮衮登。吾休矣,有茶烟禅榻,片石疏藤。
沁园春·北征次留仙江陵见寄原韵十载行藏,几度相看,邮亭一灯。任迷离缬眼,非花非雾,横斜世路,为谷为陵。湘佩徒捐,郢歌谁和,看到无心似未曾。归来好,过琵琶江浦,也湿吴绫。
蛾屑淡后谁憎。只倦翮追飞感倍增。向韶年青鬓,都添缟雪,春风紫陌,几践玄冰。去就难同,平生可念,要路由人衮衮登。吾休矣,有茶烟禅榻,片石疏藤。
注释:
- 十载行藏 :十年的行程经历。行藏指人的处世行事或隐居出世。
- 几度相看:多次相互看着。
- 邮亭一灯 :驿站的灯光。
- 任迷离缬眼 :任凭眼睛因迷离而看不清。迷离指眼睛因光线昏暗而看不真切。缬眼指花纹交错的眼睛。
- 非花非雾 :不是花朵也不是雾气。非是否定的意思。
- 横斜世路 :在世间道路上纵横驰骋。
- 为谷为陵 :作为山谷中的隐士、陵墓前的修行者。
- 湘佩徒捐 :湘地的佩玉白白地被丢弃了。湘佩指楚地的佩玉,湘水在今湖南地区。
- 郢歌谁和 :郢地的歌谁能伴奏?郢歌指楚国的歌,郢即今湖北江陵一带。
- 看到无心似未曾 :看到的景象无心欣赏,就像未曾看见一样。
- 归来好 :回来时真好。
- 过琵琶江浦 :经过琵琶洲(位于江西星子县境内)江边。
- 也湿吴绫 :也沾湿了吴地的绸缎。吴绫指吴国的丝绸制品。
- 蛾屑淡后谁憎 :蛾子脱落后的白丝还惹人讨厌吗?蛾屑指白色的蛾子脱落后的残留物。
- 只倦翮追飞 :只有疲惫的羽翼追赶飞翔。倦翮指疲惫的翅膀。
- 倍增 :更加增添。
- 韶年青鬓 :美好的青春时光。韶年指美好的时光。
- 都添缟雪 :全都增添了白色如绢帛般的头发。
- 春风紫陌 :春风轻拂着紫色的道路。
- 几践玄冰 :几次踩在黑色的冰雪上。
- 去就难同 :去与留难以相同。去指离去或离开;就指留下或留下来。
- 平生可念 :一生中值得思念的事。
- 由人衮衮登 :由人来不断攀登。
- 吾休矣 :我该休息了。
- 有茶烟禅榻 :有煮茶时的烟雾弥漫的禅座。
- 片石疏藤 :稀疏的石头和缠绕的藤蔓。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北征途中,寄语友人,表达其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重视。
开头两句:“十载行藏,几度相看,邮亭一灯。”描述了他十年来的行踪和遭遇以及与朋友相见时的情景。其中“行藏”指行为和命运,”邮亭一灯”则描绘了他在驿站里孤独等待的情景,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任迷离缬眼,非花非雾,横斜世路,为谷为陵。”则是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其中“迷离缬眼”形容了他的困惑和迷茫,”非花非雾”则是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横斜世路”则表达了他在社会上的挣扎和无助,”为谷为陵”则表达了他的归隐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接下来的句子:“湘佩徒捐,郢歌谁和,看到无心似未曾。”则是对他过去行为的反思。其中“湘佩徒捐”指的是他曾经的豪情壮志,”郢歌谁和”则是他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但如今却无人能和他共鸣,”看到无心似未曾”则表达了他对过去行为的后悔和遗憾。
最后几句:“蛾屑淡后谁憎,只倦翮追飞感倍增。”则是对他当前生活的感慨。其中“蛾屑淡后谁憎”指的是他现在的生活已经变得平淡无奇,不再有人能够引起他的关注和喜爱,”只倦翮追飞感倍增”则是因为他已经感到疲惫和厌倦,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追求和奋斗了。
整首词通过对人生的描述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