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秋无际。滞幽人、一天残照,苍凉诗意。何处帘栊何处院,金管玉箫浓醉。有词客、如云而至。侬有词场云水外,但凭栏、送尽征鸿字。芳讯杳,九华佩。
春人只为春愁死。几曾谙、篱边酒冷,笛边风起。性懒情多兼骨傲,直得销魂如此。与涧底、孤松一例。谁料平原佳公子,也一般、识得秋滋味。秋士怨,可知矣。
【注释】
梦断秋无际:梦断在无边的秋天。
滞幽人:留连于幽静之地的人。
一天残照,苍凉诗意:一天的晚照显得苍凉而有诗意。
何处帘栊何处院:何处是帘子,什么地方是庭院呢?
金管玉箫浓醉:指音乐之声,管乐和弦乐声都十分浓烈地醉人心魂。金管、玉箫,都是乐器名,这里代指音乐。管乐,即管乐器;玉箫,指用玉制成的箫。浓醉,形容音乐声震耳欲聋。
有词客如云而至:有很多才子聚集到此地。
侬:我。
凭栏送尽征鸿字:凭栏远眺,直到飞鸟消失在天际。
芳讯杳:消息渺茫。
九华佩:指神采飘逸,像神仙一样的人物。
春人只为春愁死:春天的人都因伤春而死。
篱边酒冷,笛边风起:比喻人生无常,世事沧桑。
性懒情多:性格懒惰而又多情。
骨傲:指高洁傲岸的节操。
涧底孤松:山涧中的一株孤独的松树。
谁料平原佳公子:谁能想到平原上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公子呢?
也一般,识得秋滋味:也和我们一样懂得秋天的感受。
秋士怨,可知矣:秋天的诗人哀怨不已,这是可以理解的了。
【赏析】
《贺新郎·梦断秋无际》,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富有诗情画意。
上片“梦断秋无际”一句总起,点题,写词人入梦之后的情景。“秋无际”,极言秋天之漫长、辽阔,与词人的梦境遥遥相对。这一句中,“梦断”、“秋无际”两个词组相互呼应,构成一幅清旷而空灵的画面。接着,词人描绘梦境中的场景:“滞幽人、一天残照,苍凉诗意。”这四句写词人入梦后的所见所感。“滞”字表明词人对梦境的留恋不舍,“残照”“苍凉诗意”,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气氛。这几句既写出了词人入梦后所见景象的特点,又暗示了他入梦前的处境和心境。“何处帘栊何处院”,词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自己居住的庭院。“金管玉箫浓醉”五句,进一步描绘梦境中的音乐场景。“有词客、如云而至”三句,以生动的语言刻画了词场热闹非凡的情景。“侬”即我,“凭栏送尽征鸿字”。“凭栏送尽”一句,将词人对梦中情景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芳讯杳”两句,描写词人听到远方传来的消息,心中无限惆怅之情。“春人只为春愁死”,写词人在梦中见到春天到来却无人欣赏其美景的情景。“几曾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听到邻家女子诉说自己的苦楚。“性懒情多兼骨傲”,“直得销魂如此”,“与涧底、孤松一例”,分别写词人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在梦中所见到的景物。“谁料平原佳公子,也一般、识得秋滋味”,最后一句是对词场热闹非凡的一个总结和概括。“秋士怨,可知矣”一句收束全词,抒发词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整首词通过词人和梦中人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处境和心境的认识和感受。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