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一串真珠◇,轻燕穿梭。◇点晴波。只在腰身转处多。
柘枝画鼓沉檀拍,闹了银蛾。生受眉窝。瘦到弓鞋窄窄罗。
【注释】
- 何来一串真珠◇:何来,何处;真珠,珍珠;◇,代词。
- 轻燕穿梭:形容珍珠像燕子一样在水面上穿梭。
- 点睛波:指水面上波纹闪烁的样子。
- 只在腰身转处多:只,只当、只是。
- 柘枝画鼓沉檀拍:柘枝,一种乐器。
- 闹了银蛾:银蛾,指女子的眉毛。
- 生受眉窝:指女子因愁闷而皱眉。
- 瘦到弓鞋窄窄罗:弓鞋,小而窄的鞋子;罗,古代的一种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通过写一位女子的相思之苦来表达对爱情坚贞不屈的精神。全诗以“罗”字起头,用连环扣的手法,一气呵成。
开头两句,诗人描绘出一个画面:珍珠般的串子,在水波中飘荡着,如同轻燕在水面穿行。“点晴波”则写出了珍珠串的光泽与动态之美。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将镜头聚焦于女子身上。她身着绣花的罗裙,细腰袅娜,犹如珍珠串在腰间转动。这里的“罗”,既是实指,又是比喻,既写其质地,又写其形态,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了女子的形象。
第三句,诗人进一步描写女子的神态。她轻轻地摆动着腰肢,宛如珍珠串在水面上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只”字,既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之情,也增添了诗句的韵味。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描绘了一个场景:琵琶声声,女子眉头紧锁,仿佛被忧愁所困扰。她的眉毛如同银灰色的蛾,紧紧地皱在一起。而她的身材却瘦得如同弓鞋那般狭窄。这里的“闹了银蛾”和“生受眉窝”等词语,都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收束全文。他写道:“瘦到弓鞋窄窄罗。”这既是对女子身体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她内心世界的揭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女子形象。同时,诗人还借女子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坚贞不屈的决心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