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淡月。浸水边篱下,缟衣莹洁。仙骨珊珊,占断小园风景别。认取朦胧影子,娴雅处、丰姿清绝。恍又是、水面低窥,窗外一枝瞥。
羞与众芳摇落,孤高竟不与、众芳争悦。冷淡生涯,冰玉精神,耐到东风时节。巡檐写出罗浮稿,忍便共、凡花轻折。任横斜、素壁移灯,印上半林香雪。

昏黄淡月。浸水边篱下,缟衣莹洁。仙骨珊珊,占断小园风景别。认取朦胧影子,娴雅处、丰姿清绝。恍又是、水面低窥,窗外一枝瞥。

注释:昏暗的月光下,映照在水边篱笆下的白色衣裳,洁白如玉。她如同仙女一般,独自占据着小园的风景。我仔细辨认着她的影子,发现她优雅而端庄,气质清新脱俗。突然,她又像水面上的倒影一样,从窗外一闪而过。

羞与众芳摇落,孤高竟不与、众芳争悦。冷淡生涯,冰玉精神,耐到东风时节。巡檐写出罗浮稿,忍便共、凡花轻折。任横斜、素壁移灯,印上半林香雪。

注释:她宁愿与百花一同凋零,也不愿与它们争夺春光。她过着寂寞冷清的生活,但仍然保持着冰清玉洁的精神,直到春天来临。我走遍了庭院中的每个角落,写下了许多关于梅花的文章,她的身影仿佛就在那里,让人不忍轻易折断。我甚至愿意用灯光来照亮墙壁,让她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就像半林里的香雪一样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赋予了梅花以超凡脱俗的品格和风骨。诗中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更表现了她孤傲不群的性格特征。

首句“昏黄淡月。浸水边篱下,缟衣莹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淡黄色的月亮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月光洒在水边的篱笆上,那白色的衣裳显得格外明亮而洁净。这几句诗不仅营造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为接下来的梅花形象做了铺垫。

接着诗人写到:“仙骨珊珊,占断小园风景别。”这里将梅花比作仙女一般的存在,她的出现使得整个小园都变得与众不同,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比喻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也表达了梅花在诗中的独特地位。

“认取朦胧影子,娴雅处、丰姿清绝。”则是对前面描述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这里诗人通过“认取”一词,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更为具体的情境中,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梅花的优雅与独特。同时,“丰姿清绝”这一评价,更是将梅花的气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其成为了一种无法比拟的存在。

“恍又是、水面低窥,窗外一枝瞥。”则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到现实之中,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在欣赏梅花时的真实感受。这里的“水面低窥”和“窗外一枝瞥”两个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细腻。

最令人感动的部分还在后头:“羞与众芳摇落,孤高竟不与、众芳争悦。冷淡生涯,冰玉精神,耐到东风时节。”这里,诗人将梅花比作一位孤高的仙子,她不愿与百花争艳,而是选择保持自己的清冷与高洁。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她却依然保持着冰清玉洁的品质,直到春天的到来。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崇敬之情。

诗人写道:“巡檐写出罗浮稿,忍便共、凡花轻折。任横斜、素壁移灯,印上半林香雪。”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文人墨客,他走遍了庭院中的每个角落,写下了诸多关于梅花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记录,更是对梅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而当他用灯光照亮墙壁时,那些被灯光照亮的梅花似乎也融入了这片土地上,为大地带来了一片芬芳。这里的“香雪”一词,既指梅花的香气,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和深情表达,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崇敬之情和对其精神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