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纫幽兰,歌拈红豆,并倚娉婷。尽愁人挥洒,登临觞咏,催归送远,边怨闺情。携向碧窗妆镜侧,轻唤起、盈盈翠袖擎。瑶台上、飞琼萼绿,争似卿卿。
讶光清凝赋粉,待细研石黛,染就丹青。谱霜浓月晕,寒鸦落木,孤蓬夜雨,长笛离亭。一抹苍烟鸿影,看几点、环螺接楚城。标题处,把霜毫空阁,半摺云屏。
【注释】
佩:女子的首饰,如玉簪等。
纫:缝纫。
登临觞咏:指登上高处饮酒赋诗。
催归送远:指送亲人或朋友归去远方。
边怨闺情:指对边疆战事或离乡别井的怨恨。
携向碧窗妆镜侧:指将美妾带往妆台旁边。
轻唤起、盈盈翠袖擎:轻轻唤起她,让她举起翠袖。
飞琼萼绿:指仙女萼绿,相传为西施所戴之花。
争似卿卿:与“卿卿”相比,谁更美好?指美人比仙子还要美丽。
讶光清凝赋粉:惊讶于日光清丽而使妆容显得更加鲜明。
待细研石黛:等待用细细的笔尖研磨石上的颜料。
谱霜浓月晕,寒鸦落木:描写月光下霜气浓厚的样子,以及寒鸦在树木间飞翔的景象。
孤蓬夜雨:孤零零的蓬草被雨水淋湿。
楚城:楚国古城。
标题处,把霜毫空阁,半摺云屏:在题词的地方,把笔放下,让笔杆和纸面之间留出一段空隙,仿佛是半折叠起屏风。
【赏析】
全词以咏物起兴,写美人梳饰打扮,然后抒发自己的感情。
上阕首句“佩纫幽兰”,点明美人佩戴着幽香的兰花;“歌拈红豆,并倚娉婷”,写美人唱歌,手拈红豆,姿态婀娜。“尽愁人挥洒,登临觞咏”两句,写美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心情。这两句的意思是:美人站在高处,一边饮酒赋诗,一边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催归送远,边怨闺情”,写美人因思乡而感到惆怅不安;“携向碧窗妆镜侧,轻唤起、盈盈翠袖擎。”这两句意思是:美人带着美妾走向妆台旁,唤醒她伸出翠袖。“瑶台上、飞琼萼绿”二句,写美人手持仙花,与美妾相映生辉;“竞似卿卿”,意思是说美妾比仙子还要美丽。“讶光清凝赋粉,待细研石黛,谱霜浓月晕”几句,写美人对镜化妆的过程;“看几点、环螺接楚城”,写美人画眉的情景。“标题处,把霜毫空阁,半折云屏”,写美人在题词处放下笔,让笔和纸之间留有空隙,好像半折叠起屏风一样;“半摺云屏”四字,既写出了美人书写的神态,又表现了她对情人的思念。下阕写美人在秋夜中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讶光清凝赋粉,待细研石黛,谱霜浓月晕”,写美人对镜化妆的情景;“孤蓬夜雨”二句,写美人孤独一人,在秋天的夜晚听着风雨声,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一抹苍烟鸿影,看几点、环螺接楚城”二句,意思是说美人看着天边渐渐飘过的鸿雁,好像看到几个小点子似的,那应该是情人留下的点点墨痕,他正骑着马从楚城中经过;“标题处,把霜毫空阁,半折云屏”二句,意思是说在这寒冷的秋夜里,美人把笔放下,让笔和纸之间留有空隙,就好像把云屏折了一半一样。
这首词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