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悔蹉跎。啼鴂啼鹃尽已过。又是炎天行不得,哥哥。鹊语分明唤渡河。
且莫唱离歌。勉共花荫醉叵罗。不信君愁刚一石,多多。搅入香醪下咽么。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与分析。此诗是一首闺怨词,通过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南乡子”是唐教坊曲名;又名《采桑子》;《古今乐录》云:“《南乡子》,商调,七句四平韵。”《花庵词选》注云:“‘春’字起下三句意,‘南乡子’为曲名。”“南乡子”一词在词中,一般指词牌名,但有时也泛指词的体裁和风格,这里指代词的内容。
“春事悔蹉跎”:春天里的事情,都白费了。
“啼鴂啼鹃尽已过”:杜鹃声声啼叫,春事已经过去了。
“又是炎天行不得”:又是炎热的夏天,不能出行。
“哥哥”:对男子的亲热称呼。
“鹊语分明唤渡河”:喜鹊叫声清晰而响亮地叫着要渡黄河。
“且莫唱离歌”:不要唱别离的歌曲。
“勉共花荫醉叵罗”:勉强和你一同到花荫下喝酒。
“不信君愁刚一石”:不相信你忧愁只有这么多啊!“多多”:许多,很多。
“搅入香醪下咽么”:把酒中的酸味也一起喝下去吧。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女子伤春惜时,盼望早日归来。
开头两句说,春天里的往事都已白白地过去了。这两句用反诘的语气,表明自己对于春天里的往事是多么留恋啊!“又”字,更加强了这种留恋的感情色彩。“啼”和“鹃”,都是鸟名。“尽”和“过”,都是动词。两句连用两个动词,说明时间过得真快,春天已经过去了。
接着两句说,又是一年炎夏来临,我却不能像往常那样出门去游玩。“哥哥”是女子对男子的亲热称呼。“鹊语分明唤渡河”一句,用喜鹊的鸣叫来表达女子对于丈夫归来的企盼之情。“分明”是形容词,用得像名词一样,表示肯定语气。“唤渡河”即呼唤渡河,是说喜鹊的叫声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河面。这既是女子的想象,也是对她丈夫的深情呼唤。
“且莫唱离歌”一句,表面上是在劝说丈夫不要唱别离之歌,实际意思是说,你不要离开我啊!“勉”是勉励的意思。“共”即同、与。“花阴”就是树下,即花荫下。“叵罗”是古时妇女盛酒器。这句的意思是,我与你勉强在花荫下同饮美酒,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真情啊!“不信”即不相信。“君愁”指男子的忧愁。“刚一石”即刚刚有那么一点。“多”即多少、不少的意思。“搅入香醪下咽”一句,意思是把酒中的酸味也一起喝下去吧!酸酒是苦酒,酸酒与苦酒混合在一起,味道就会更好些。
这首词语言浅近,情调明丽,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以景衬情,以物喻人。全词写女子对丈夫的怀念,表现了女子的柔情密意和痴心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