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似愁生。绿满长汀。隔墙一一卖花声。十日雨丝天作剧,渲染清明。

林外乍啼莺。楼外峰青。东风拂面酒微醒。攲帽垂鞭何处去,淰淰寒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卖花声·丁巳清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烟草似愁生,绿满长汀 - 这里用“似”字形容春天的景色,而“愁生”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烟草”指草木丛生之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长汀”是指宽阔的水边或河岸地带。
  2. 隔墙一一卖花声 - “隔墙”意味着距离较远,可能是从邻居或其他地方传来的卖花声。“一一”表示重复或连续不断的样子。
  3. 十日雨丝天作剧,渲染清明 - “十日雨丝”形容连绵不断的细雨,“天作剧”可能暗含天气变化无常之意。整个句子表达的是连日的细雨让清明时节的氛围更加浓厚。
  4. 林外乍啼莺,楼外峰青 - “林外乍啼莺”描绘了春天里小鸟开始歌唱的情景。“峰青”则描写远处山峰的颜色。
  5. 东风拂面酒微醒,攲帽垂鞭何处去,淰淰寒轻 - “东风拂面”暗示着春风的轻柔,使人感觉温暖而舒适。“欹帽垂鞭何处去”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微醺中离开的场景。“淰淰寒轻”形容微风带来的凉意。

译文:
烟霭弥漫如同忧愁滋生,绿色蔓延至水边长汀。隔着墙头传来一阵阵卖花的声音。连绵不绝的细雨使清明时节的气氛更为浓郁。
林外突然传来清脆的鸟鸣,楼外山峰显得更显青翠。东风拂过脸庞让人感到微醺,我斜戴着帽子、挂着长鞭离开了这里,四处都是寒冷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期间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心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节日的热闹氛围。诗中的“烟草似愁生”、“十日雨丝天作剧”等句子,都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捕捉和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扬,是一首典型的春日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