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钅从钅从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

这首诗出自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诗中描述的是老残在历山山下偶遇一位名为黑妞的弹琴女子,她不仅琴艺高超,还拥有独特的魅力,使得周围的人们都为之驻足聆听。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 过了几分钟,帘子后面走出一个大约十几岁的姑娘。
  • “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 姑娘的脸型长而圆润,梳着发髻,戴着耳环,穿着蓝色布料衣服,裤子也是用黑色布料镶边。虽然穿的是粗布衣裳,却非常洁净。
  • “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钅从钅从弹起”: 弹琴的人开始取弦准备弹奏。
  • “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 姑娘站起来,左手拿了一把梨花木做的小棒,放在手指之间轻轻敲击,与弦乐器的声音相和。右手拿着鼓槌,全神贯注地听着弦乐器的音乐节奏。
  • “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突然,羯鼓敲响,姑娘开始唱起了歌,歌声清脆婉转,宛如新飞出的黄莺,又像回到了巢穴的燕子。
  • “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 在唱歌的过程中,各种曲调的转换变化无穷无尽。
  • “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觉得这些歌曲的调调和她的相比都显得逊色很多,认为她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位名叫黑妞的弹琴女子的才华和魅力,以及她在音乐和艺术方面的独特造诣。通过对比其他人物和她的关系,突出了她的独特之处。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长长鸭蛋脸儿”、“丁了当当的敲”,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见到这位弹琴女子的形象和动作,感受到她的音乐魅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这种艺术才能的赞赏之情,以及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