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休絮聒。我且把那北拳南革再演说一番。这拳譬如人的拳头,一拳打去,行就行,不行就罢了,没甚要紧。然一拳打得巧时,也会送了人的性命。倘若躲过去,也就没事。将来北拳的那一拳,也几乎送了国家的性命,煞是可怕!然究竟只是一拳,容易过的。若说那革呢,革是个皮,即如马革牛革,是从头到脚无处不包着的。莫说是皮肤小病,要知道浑身溃烂起来,也会致命的,只是发作的慢,若留心医洽,也不致于有害大事。惟此‘革’字上应卦象,不可小觑了他。诸位切忌:若搅入他的党里去,将来也是跟着溃烂,送了性命的!

“小子且把‘泽火革’卦演说一番,先讲这‘泽’字。山泽通气,泽就是溪河,溪河里不是水吗?《管子》说:‘泽下尺,升上尺。’常云:‘思泽下于民。’这‘泽’字不明明是个好字眼吗?为甚么‘泽火革’便是个凶卦呢?偏又有个‘水火既济’的个吉卦放在那里,岂不令人纳闷?要知这两卦的分别就在‘阴’‘阳’二字上。坎水是阳水,所以就成个‘水火既济’,吉卦;兑水是阴水,所以成了个‘泽火革’,凶卦。坎水阳德,从悲天悯人上起的,所以成了个既济之象;兑水阴德,从馈懑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个革象。你看,《彖辞》上说道:‘泽火革,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你想,人家有一妻一妾,互相嫉妒,这个人家会兴旺吗?初起总想独据一个丈夫,及至不行,则破败主义就出来了,因爱丈夫而争,既争之后,虽损伤丈夫也不顾了;再争,则破丈夫之家也不顾了;再争,则断送自己性命也不顾了:这叫做妒妇之性质。圣人只用‘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两句,把这南革诸公的小像直画出来,比那照像照的还要清爽。

译文:
我不再多言,先来细说那北拳南革。这拳就像人的拳头,打下去有力量也有无力的时候,但没有什么要紧。但如果一拳打得巧妙,也可能致命。如果躲开,也就没事了。将来的北拳,差点也送了国家的性命,真是可怕!但这毕竟只是一拳,容易过的。如果说那革呢,革就是皮,比如马革牛革,从头到脚都包着。莫说是皮肤小病,要知道浑身溃烂起来,也会致命的,只是发作慢些,若留心医治,也不致于有害大事。惟‘革’字上应卦象,不可小觑了他。诸位切忌:若搅入他的党里去,将来也是跟着溃烂,送了性命的!
赏析:
这首诗是《老残游记》第十一回中的内容,通过讲述“北拳南革”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和对道德伦理的关注。诗中的“北拳南革”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或社会状态。北拳象征着暴力与冲突,而南革则代表了一种堕落和腐朽的状态。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状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水火既济”、“泽火革”等古代哲学概念的解释,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