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春天就赶紧修了大堤,在济阳县南岸,又打了一道隔堤。这两样东西就是杀这几十万人的一把大刀!可怜俺们这小百姓那里知道呢!看看到了六月初几里,只听人说:‘大汛到咧!大汛到咧!’那埝上的队伍不断的两头跑。那河里的水一天长一尺多,一天长一尺多,不到十天工夫,那水就比埝顶低不很远了,比着那埝里的平地,怕不有一两丈高!到了十三四里,只见那埝上的报马,来来往往,一会一匹,一会一匹。到了第二天晌午时候,各营盘里,掌号齐人,把队伍都开到大堤上去。
“那时就有急玲人说:‘不好!恐怕要出乱子!俺们赶紧回去预备搬家罢!’谁知道那一夜里,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听得稀里花拉,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那些村庄上的人,大半都还睡在屋里,呼的一声,水就进去,惊醒过来,连忙是跑,水已经过了屋檐。天又黑,风又大,雨又急,水又猛,你老想,这时候有什么法子呢?”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首诗出自清代作家张春帆的《老残游记·第十三回》。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诗句:
- 这年春天就赶紧修了大堤,在济阳县南岸,又打了一道隔堤。
- 这两样东西就是杀这几十万人的一把大刀!可怜俺们这小百姓那里知道呢!
- 看看到了六月初几里,只听人说:‘大汛到咧!大汛到咧!’那埝上的队伍不断的两头跑。
- 那河里的水一天长一尺多,一天长一尺多,不到十天工夫,那水就比埝顶低不很远了,比着那埝里的平地,怕不有一两丈高!
- 到了十三四里,只见那埝上的报马,来来往往,一会一匹,一会一匹。
- 到了第二天晌午时候,各营盘里,掌号齐人,把队伍都开到大堤上去。
译文:
- 今年春天,我急忙修建了大堤,位于济阳县南岸,还另外筑起了一道隔堤。
- 这两种设施就像一把杀人的大刀,可惜我们这些老百姓并不知道啊!
- 到了六月的时候,人们听到消息说“大汛来了!”,河堤上的军队不停地来回奔跑。
- 那河水一天涨了一尺多,不到十天的时间,水位已经超过河堤顶部,甚至超过了河堤内的平地,高度可能达到一两丈。
- 到了傍晚三四点时,只见河堤上的马匹来来往往,一会儿一匹马,一会儿又是另一匹马。
- 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各个营地的号角响起,士兵们开始集结到大堤上去。
赏析:
此诗描述的是黄河泛滥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通过对黄河洪水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遭遇灾难的深深忧虑。同时,通过描写人们的反应、军队的紧张状态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紧张气氛和人民的无助。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