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瑞对着翠环说道:“后来怎么样呢?你说呀。”翠环道:“后来我妈拿定主意,听他去,水来,俺就淹死去!”翠花道:“那下一年我也在齐东县,俺住在北门。俺三姨家北们离民埝相近,北门外大街铺子又整齐,所以街后两个小埝都不小,听说是一丈三的顶。那边地势又高,所以北门没有漫过来。十六那天,俺到城墙上,看见那河里漂的东西,不知有多少呢,也有箱子,也有桌椅板凳,也有窗户门扇。那死人,更不待说,漂的满河都是,不远一个,不远一个,也没人顾得去捞。有有钱的,打算搬家,就是雇不出船来。”

老残道:“船呢?上那里去了?”翠花道:“都被官里拿了差,送馒头去了。”老残道:“送馒头给谁吃?要这些船于啥?”翠花道:“馒头功德可就大了!那庄子上的人,被水冲的有一大半,还有一少半呢,都是急玲点的人,一见水来,就上了屋顶,所以每一个庄子里屋顶上总有百把几十人,四面都是水,到那儿摸吃的去呢?有饿急了,重行跳到水里自尽的。亏得有抚台派的委员,驾着船各处去送馒头,大人三个,小孩两个。第二天又有委员驾着空船,把他们送到北岸。这不是好极的事吗?谁知这些浑蛋还有许多蹲在屋顶上不肯下来呢!问他为啥,他说在河里有抚台给他送馍馍,到了北岸就没人管他吃,那就饿死了。其实抚台送了几天就不送了,他们还是饿死。您说这些人浑不浑呢?”

老残游记 · 第十四回 ·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这首诗出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胭脂井》,讲述了一个小村庄因河水暴涨,村民们在屋顶上避难的故事。以下是对诗歌的逐句解释:

老残(老舍)游历到一个地方,看到大县城就像一只青蛙一样半浮在水面上,而小船则像蚂蚁一样分散地运送着馒头。

人瑞(王瑞)对翠环说:“后来怎么样呢?你说呀。”翠环回答说:“后来我妈妈决定听他去,水来了我就淹死在这里!”

翠花(刘花)说:“那下一年我也在齐东县,我住在北门。我家三姨家离民埝很近,北门外大街的铺子又整齐,所以街后的两个小埝都不小,据说有一丈三的高。那边地势又高,所以北门没有被洪水淹没。十六那天,我到城墙上去看,看见河里漂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呢,也有箱子,也有桌椅板凳,也有窗户门扇。那些死去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满河都是,不远一个,不远一个,没人顾得去捞。有有钱人打算搬家,就是雇不出船来。”

老残问道:“船呢?都到哪里去了?”翠花回答:“都被官里拿了去送馒头去了。”

老残问:“送馒头给谁吃?需要这些船干什么?”翠花说:“馒头功德可就大了!那庄子上的人,被水冲的有一大半,还有一少半呢,都是急着跳进河里的人。所以每一个庄子里屋顶上总有上百几十人,四面都是水,到那儿找吃的去呢?有饿急了的,重新跳到水里自尽的。幸亏有抚台派的委员,驾着船四处去送馒头,大人三个,小孩两个。第二天又有委员驾着空船,把他们送到北岸。这不是好事吗?谁知这些浑蛋还有许多蹲在屋顶上不肯下来呢!问他为什么,他说在河里有抚台给他送馍馍,到了北岸就没有人管他吃饭了,那就饿死了。其实抚台送了几天就不用送了,他们还是饿死。您说这些人是不是太糊涂了?”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困境,以及官员们对于灾难的不作为和冷漠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