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向人瑞道:“这事真正荒唐!是史观察不是,虽来可知,然创此议主人,却也不是坏心,并无一毫为已私见在内。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孟子所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岂但河工为然?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又问翠环道:“后来你爹找着了没有?还是就被水冲去了呢?”翠环收泪道:“那还不是跟水去了吗!要是活着,能不回家来吗?”大家吧叹息了一会。
老残又问翠花道:“你才说他,到了明年,只怕要过今年这个日子也没有了,这话是个甚么缘故?”翠花道:“俺这个爹不是死了吗?丧事里多花了一百几十吊钱;前日俺妈赌钱,掷骰子又输了二三百吊钱。共总亏空四百多吊,今年的年,是万过不去的了。所以前儿打算把环妹卖给蒯二秃子家,这蒯二秃子出名的利害,一天没有客。就要拿火筷子烙人。俺妈要他三百银子,他给了六百吊钱,所以没有说妥,你老想,现在到年,还能有多少天?这日子眼看着越过越紧,倘若到了年下,怕他不卖吗?这一卖,翠环可就够他难受了。”
诗句
老残向人瑞道:“这事真正荒唐!是史观察不是,虽来可知,然创此议主人,却也不是坏心,并无一毫为已私见在内。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孟子所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岂但河工为然?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
译文
老残向人瑞说:“这件事真是荒唐!史观察是对的,即使他来了也可以知道。然而提出这个建议的确实是主人,这也并不是出于恶意,没有任何为自己私利的想法在里面。只是因为只知道读书,不懂世间事务。一举一动都出错。孟子曾经说过:‘如果全凭书本来行事,那还不如没有书籍。’这不仅仅是在治水工程中是这样,天下的大事往往被奸臣破坏,那些不通世事的君子反而占了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注释
- 老残(虚构人物):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一位主角。
- 人瑞:即人瑞,此处可能指人瑞和尚或其他角色,未明确指出。
- 史观察:指史公或史官之类的人物。
- 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由孟轲所著。
- 河工:古代负责治理黄河水利工程的人员。
- 翠环:小说中的人物,与老残有着某种关联。
- 蒯二秃子:小说中的角色,以残忍著称。
- 万过不去的了:意思是今年过年非常困难,无法度过。
- 翠花:小说中的另一个角色,与老残有关联。
- 年下:这里指的是过年期间,即农历新年。
- 火筷子烙人:一种残酷的惩罚方式,形容残酷无情。
- 万过不去的了:意思是今年过年非常困难,无法度过。
- 翠环可就够他难受了:说明翠环因为父亲的不幸而感到痛苦。
赏析
本段文字通过老残的对话展示了一个封建官僚和书生之间的对话,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弊病和官场的腐败。老残虽然是一个虚构人物,但他的言论和行为体现了对封建制度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同时,通过描绘翠环的父亲遭遇不幸和家庭的困境,反映了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此外,这段文字也展现了小说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入挖掘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