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告辞,只见地保同着差人,一条铁索,锁了一个人来,跪在地下,像鸡子签米似的,连连磕头,嘴里只叫:“大老爷天恩!大老爷天恩!”那地保跪一条腿在地下,喊道:“火就是这个老头儿屋里起的。请大老爷示:还是带回衙门去审,还是在这里审?”县官便问道:“你姓甚么?叫甚么?那里人?怎么样起的火?”只见那地下的人又连连磕头,说道:“小的姓张,叫张二,是本城里人,在这隔壁店里做长工。因为昨儿从天明起来,忙到晚上二更多天,才稍为空闲一点,回到屋里睡觉。谁知小衫裤汗湿透了,刚睡下来,冷得异样,越冷越打战战,就睡不着了。小的看这屋里放看好些粟秸,就抽了几根,烧着烘一烘。又想起窗户台上有上房客人吃剩下的酒,赏小的吃的,就拿在火上煨热了,喝了几锺。谁知道一天乏透的人,得了点暖气,又有两杯酒下了肚,糊里涂糊,坐在那里,就睡着了。刚睡着,一霎儿的工夫,就觉得鼻子里烟呛的难受,慌忙睁开眼来,身上棉袄已经烧着了一大块,那粟秸打的壁子已通着了。赶忙出来找水来泼,那火已自出了屋顶,小的也没有法子了。所招是实,求大老爷天恩!”县官骂了一声“浑蛋”说:“带到衙门里办去罢!”说罢,立起身来,向黄、铁二公告辞:又再三叮嘱人瑞,务必设法玉成那一案,然后的匆匆去了。
诗句:
- 老残游记 · 第十五回 ·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
- 正要告辞,只见地保同着差人,一条铁索,锁了一个人来,跪在地下,像鸡子签米似的,连连磕头,嘴里只叫:“大老爷天恩!大老爷天恩!”
- 那地保跪一条腿在地下,喊道:“火就是这个老头儿屋里起的。请大老爷示:还是带回衙门去审,还是在这里审?”
- 县官便问道:“你姓甚么?叫甚么?那里人?怎么样起的火?”
- 只见那地下的人又连连磕头,说道:“小的姓张,叫张二,是本城里人,在这隔壁店里做长工。因为昨儿从天明起来,忙到晚上二更多天,才稍为空闲一点,回到屋里睡觉。谁知小衫裤汗湿透了,刚睡下来,冷得异样,越冷越打战战,就睡不着了。小的看这屋里放看好些粟秸,就抽了几根,烧着烘一烘。又想起窗户台上有上房客人吃剩下的酒,赏小的吃的,就拿在火上煨热了,喝了几锺。谁知道一天乏透的人,得了点暖气,又有两杯酒下了肚,糊里涂糊,坐在那里,就睡着了。刚睡着,一霎儿的工夫,就觉得鼻子里烟呛的难受,慌忙睁开眼来,身上棉袄已经烧着了一大块,那粟秸打的壁子已通着了。赶忙出来找水来泼,那火已自出了屋顶,小的也没有法子了。”
- 所招是实,求大老爷天恩!
- 县官骂了一声“浑蛋”说:“带到衙门里办去罢!”
- 说罢,立起身来,向黄、铁二公告辞:又再三叮嘱人瑞,务必设法玉成那一案,然后的匆匆去了。
译文:
- 老残正在旅行,路过一个小镇,镇上的居民都在议论一件事情。
- 正当他准备告辞时,他看到地保和差人在执行公务,他们用铁链将一个人锁住,这个人跪在地上,像个煮熟的鸡蛋一样被压扁了,他不停地磕头,嘴里叫着:“大老爷天恩!大老爷天恩!”
- 那个人跪在地上,请求地保帮助他,他说:“这场火灾可能是这个老头的房间起火的。您看我们是否应该将他带回衙门接受审判呢,还是继续在这个地方审理?”
- 县官问这个人的姓名、身份、来自哪里以及如何起火的。
- 这个被锁起来的人再次磕头请求说:“我姓张,叫张二。我是这个城市里的人,在这个隔壁的店里工作。昨天我从早晨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两点半才开始休息。因为我的衣服湿透了,所以我刚刚躺下睡觉的时候感到非常冷,身体开始发抖。然后我看到了房子里有很多的干草,我就取了一些点燃烘烤了一下。我又想起了桌子上还有客人剩下的酒,我就把它拿过来放在火上加热了一下,喝了一些。谁知道我那天累极了,有了一点暖意,再加上喝了两杯酒下肚,我就迷迷糊糊地坐了下来。我刚坐下不久,就觉得鼻子里的烟非常刺鼻,我急忙睁开眼睛,发现我的棉袄已经被火烤焦了一大块,而且那些燃烧的草堆已经烧到墙壁上了。我急忙出去找水来灭火,但火势已经蔓延到屋顶上,我无法控制了。我所说的话都是实话,请大人明察。”
- 县官骂了他一句:“你这个笨蛋!”之后说:“把他带到衙门去审!”说完后,他站起来告别了黄、铁两位官员,并嘱咐人瑞尽力帮助解决那个案子。然后他急匆匆地离开了。
注释:
- “老残”:指的是小说《老残游记》中的一个主人公,一位游历四方的医生。
- “第十五回”:表明这是《老残游记》中的某个章节或故事的第十五回。
- “烈焰有声惊二翠”:形容火灾的声音非常响,吓得两个人(二翠)尖叫。
- “严刑无度逼孤孀”:严厉的刑罚没有限度地逼迫一个寡妇(孤孀)。
- “正要告辞”:正准备离开。
- “地保”:当地的保甲官员。
- “差人”:负责执行公务的人员。
- “铁索”:一种用来捆绑犯人或者牲畜的链条。
- “跪在地下”:跪下来在地上。
- “鸡子签米”:形容非常短的时间。
- “连连磕头”:不断地磕头。
- “大老爷天恩”:对上级官员的尊称。
- “请大老爷示”:请大人指示。
- “天恩”:指皇帝的命令或恩典。
- “县官”:地方的高级官员。
- “姓甚么”:询问某人的姓氏。
- “叫甚么”:询问某人的名字叫什么。
- “那儿人”:指某个地方的人。
- “怎么样起的火”:火灾是怎么发生的。
- “所招是实”: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 “求大老爷天恩”:恳求大人给予恩典。
- “县官骂了一声’浑蛋’“:县官骂了一声“混蛋”。
- “带到衙门里办去罢”:要把他带往官府处理。
- “立起身来”:立刻站起来。
- “向黄、铁二公告辞”:向黄、铁两位官员告别。
- “再三叮嘱人瑞”:再三叮嘱人瑞要帮忙。
- “务必设法玉成那一案”:务必想办法促成那件事情的审判。
- “匆匆去了”:匆忙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