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溜蜻蜓,深藏鸂鶒,绿波四围萦护。
芳辰供眺览,有多少、画船箫鼓。
宜烟宜雨。
便雨霁烟消,也饶佳趣。
倪迂谱。
只应郊外,远山添取。
日暮。
纵目登临,觉此身清旷,予怀欲诉。
一官资坐镇,争名胜、荒凉如许。
颓垣废础。
问大地楼台,几人支拄。
宴延伫。
一湖春水,满天晴絮。

【译文】

翠楼之上,烟雨蒙蒙,蜻蜓在低垂的帘幕上飞舞,鸂鶒在深水中隐匿。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绿树环绕着楼台。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登上高楼眺望远山,觉得这身清逸而心胸开阔。

倪迂谱中记载,这里只应是郊外的地方,远山与天相接,增添了几分秀美。夕阳西下,站在楼上俯瞰,只觉得心旷神怡,欲将胸中的感慨倾诉出来。

身为一官之人,坐镇于这荒凉之地,争名夺利的景象令人唏嘘不已。

残垣断壁,破败不堪,大地上的楼台,又有几人能够支撑?宴席散去,独自一人立于湖畔,只见春水浩渺,晴空万里,絮如飞雪。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烟雨楼景色的词作。

上片写烟雨楼四周的自然景色。首句“翠楼吟”,说明这是作者登高远眺时吟咏的诗篇。次句写楼外之景。“烟雨”二字,总括了全篇,也点明了时间、季节和地点。接着两句写楼内之景。“浅溜蜻蜓”,“深藏鸂鶒”,写楼内所见之景;“画船箫鼓”,写楼内所闻之声,为下文进一步描写景物做了铺垫。“宜烟宜雨”,既点出了楼的位置,也写出了天气的特点。三句承上启下,既写了楼内环境,又暗示出此时此地正是赏景的好时机。四至六句,描绘楼外烟雨朦胧、水天一色的美景,同时暗含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最后两句写诗人登高望远,但见远山连绵,天空湛蓝,云朵洁白,不禁为自然之美而心旷神怡。

下片写烟雨楼上所见之景。七句“倪迂谱”,表明此词乃作者根据倪迂所作《烟雨楼记》而作,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八、九两句,从侧面写烟雨楼的荒凉之状。“只应郊外”,表明此处不过是郊野之地;“远山添取”,则说明烟雨楼虽不在山中,却因烟雨而更显幽静。十句“日暮”,点明时间;十一两句“纵目登临”,写出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十二句“觉此身清旷”,以反衬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畅快之感。最后三句写诗人在楼中饮酒作乐的场景。“一官资坐镇”,表明自己身居要职,地位崇高;“争名胜、荒凉如许”,则是借题发挥,表达出对官场名利场的无奈与感慨。结尾两句以设问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楼台倒塌后无人支撑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