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
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
为妾为妻。
父母公姑,弟兄姐妹,流落不知东与西。
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越人北向燕支。
回首望、雁峰天一涯。
奈翠鬟云软,笠儿怎带,柳腰春细,马性难骑。
缺月疏桐,淡烟衰草,对此如何不泪垂。
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中的一句,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我生不辰,逢此百罹。”
- 注释:我出生的时间不幸,遭遇了很多灾难。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哀怨。
第二句:“况乎乱离。”
- 注释:“何况”的意思,加上“乱”表示动荡不安,“离”表示分离。
- 赏析:进一步强调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态。
第三句:“奈恶因缘到。”
- 注释:无奈的是,恶运或不好的缘分到了。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第四句:“不夫不主,被擒捉去。”
- 注释:既不是丈夫也不是妻子,被俘捉去了。
- 赏析:描述了诗人在战争中的身份与境遇。
第五句:“为妾为妻。”
- 注释:作为妾或妻的身份,流落不知东西。
- 赏析: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个人的处境。
第六句:“父母公姑,弟兄姐妹,流落不知东与西。”
- 注释:包括了父母的亲朋、哥哥姐姐妹妹等,都流落不知东西南北。
- 赏析:描绘了一个家庭的离散和迷茫。
第七句:“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 注释:心中的思念,将家里的事务写下来,托付给谁呢?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牵挂。
第八句:“越人北向燕支。”
- 注释:越人向北望着燕支山。
- 赏析:用地理意象表达诗人的心境,可能暗示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故国的思念。
第九句:“回首望、雁峰天一涯。”
- 注释:回首望向远方的雁峰,天边只有一望无际。
- 赏析: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遥远。
第十句:“奈翠鬟云软,笠儿怎带,柳腰春细,马性难骑。”
- 注释:但头发如青丝般柔软,帽子怎么戴得下;身材如柳条般纤细,马儿怎么骑得了?
- 赏析: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体态特征和生活环境的艰难。
第十一句:“缺月疏桐,淡烟衰草,对此如何不泪垂。”
- 注释:缺月挂在疏朗的梧桐上,淡淡的烟雾和枯萎的草地,面对这一切怎能不让人流泪?
- 赏析:以景抒情,通过自然的景物引发诗人的情感共鸣。
第十二句:“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
- 注释:你难道不知道吗?我出生在哪里,死后也魂归何处?
- 赏析: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认识以及对归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