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愁春,红箫瘗玉,袛陀寂寞香土。
画兰人不见,更休问湘皋残谱。
琳宫无主。
剩忏梦青鸳,啼魂翠羽。
琴心苦。
故宫遗恨,玉弦空诉。
是处。
杨柳依依,只乱鸦流水,板桥西堍。
春灯凋艳影,算犹有秋萤低舞。
愁烟颦雨。
况金粉飘零,铜仙都去。
茱萸路。
野棠红冷,一鹃凄语。

【注释】

翠楼吟:即《感旧》,是一首写怀古诗的七言绝句。玉京道人:道教传说中的上清宫之主,这里代指道士。瘗玉:葬于地下或埋入土中的玉器。袛陀,佛教语,指极乐世界。画兰人不见,更休问湘皋残谱:《世说新语·言语》载,王右军少时,在会稽王许刘夫人出看。时贤云:“人见其临镜洗面,耳后见一败钗,令左右觅之。”王为整钗头去。又《晋书·顾恺之传》载,谢安年少时,尝与诸人夜坐,忽闻壁间作声,昕然有声。群犬吠扰,不测一人堪作尔者,便舆而送之。此诗借“画兰人”喻王右军,借“湘皋残谱”喻谢安,以自况。画兰:用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意。湘皋:洞庭湖名。残谱:指谢安的遗事。琳宫:佛寺。无主:指王右军、谢安已亡,庙宇无人祭祀了。青鸳:指王右军和谢安。碧草愁春,红箫瘗玉,祇陀寂寞香土;碧草:形容墓地荒芜,一片凄凉。红箫:用《楚辞·招魂》“瑶席兮玉瑱”,“琼浆兮椒浆”等语,暗示王右军墓中仍有美酒佳肴。瘗玉:指王右军墓中埋有白玉制成的笛子。祇陀:指王右军墓所在的寺庙,也指王右军。画兰人:指王右军。湘皋:指洞庭湖边。残谱:指谢安事迹的传说记载。琴心苦:指怀念王右军的心情。故宫遗恨,玉弦空诉:王右军墓所在之处,是皇家宫殿的遗迹,但无人来祭扫了,只剩下叹息。故宫遗恨,玉弦空诉,指悼念王右军之意。是处:到处。杨柳依依,只乱鸦流水,板桥西堍。杨柳依依:指墓地周围柳树青青。乱鸦:乌鸦。板桥:石桥。西堍:西边的桥头。春灯凋艳影,算犹有秋萤低舞。春灯:春天里点燃的灯火,用来照亮墓地。凋艳影:凋零的光影。秋萤:秋日里的萤火虫,用来照亮墓地。愁烟颦雨:形容墓地上空愁雾蒙蒙。金粉飘零,铜仙都去。金粉:指金钱财富。铜仙:指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吕洞宾,相传吕洞宾曾在终南山炼丹成仙而去,后来不知所踪。茱萸路:古称终南为终南山,故称终南山为朱阳山。野棠红冷,一鹃凄语。《诗经·小雅·甫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野棠”指野草。“一鹃”指杜鹃鸟。杜鹃啼叫,悲切哀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王右军之墓的怀古诗。诗中既表现了作者的缅怀之情,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全诗四联都是写景,第一联起兴,点明题旨,第二联承上启下,引出第三联,第三联写墓地荒凉,最后一句又回到题目上来。

首联先描写墓地荒凉景象,碧草萋萋,红萧长埋地下,只有一只孤独的青鸳在鸣叫,表达了作者对王羲之的怀念之情。

颔联写王羲之墓无人祭祀,只留得一副画兰人而已。画兰人,即指王羲之,这是作者自比,表示自己虽然才高德重,但却被人遗忘,无人祭扫,只能孤零零地留在世上了。

颈联再进一步写出墓地荒凉的景象,春风过境,绿草如茵,只有乌鸦乱飞,柳枝摇曳。这是一幅凄凉惨淡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之情。

尾联写作者来到墓地,看到一片凄冷的景象,只有秋萤在草丛中飞舞,只有杜鹃在枝头哀鸣。这两句也是作者的自叹自怜。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全诗共四联,前两联写墓地荒凉景象;后两联写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使诗歌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