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鹤同清,孤松比傲,高怀洗净尘氛。
牢骚身世,萧瑟笔花春。
难问茫茫天道,西风紧、断送吟魂。
今和古、谁能不死,最苦是才人。
斯文同骨肉,千秋师友,不话寒温。
但相逢一叹,欲哭声吞。
一自玉楼仙去,知音绝、没个评论。
从今后、烟霞杖履,无复过柴门。
诗句释义
1 满庭芳: 这是一首词牌,通常用于表达感慨时世和人生。
- 追怀业师江片石先生: “追怀”意味着怀念,“业师”是对老师的一种尊称,“江片石先生”是作者对江某的敬称。
- 海鹤同清: 海鹤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孤松比傲: 孤松比喻一个人独立不移的品格。
- 高怀洗净尘氛: 高深的胸怀能够洗去世俗的尘埃。
- 牢骚身世: “牢骚”指的是不满或抱怨的心情;“身世”指的是人的生活和命运。
- 萧瑟笔花春: 这里用笔花比喻才华,春天则代表生机和希望,但因世事艰难而显得凋零。
- 难问茫茫天道: “天道”指自然界或宇宙的运行规律,此处指无法理解的自然法则。
- 西风紧、断送吟魂: “西风”常用来象征秋天,这里表示一种悲凉的气氛;“吟魂”指文人墨客的魂魄,因愁绪太重而消散。
- 今和古、谁能不死: 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悲观的人生观,认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 斯文同骨肉,千秋师友: “斯文”在这里指学术或文化,“骨肉”则形容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千秋”表示长久的时间,“师友”指师生或朋友。
- 但相逢一叹,欲哭声吞: 这句话表达了重逢的感慨和内心的痛苦,似乎有无尽的悲伤难以言表。
- 一自玉楼仙去,知音绝、没个评论: “玉楼仙”可能暗喻某人如仙子般脱俗,但“知音绝”意味着没有理解自己的人了。
- 从今后、烟霞杖履,无复过柴门: “烟霞”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色,“杖履”指行走;“柴门”指简陋的住所。这句话表示从此以后,自己将远离尘嚣,不再返回那个简陋的地方。
译文
我追忆我的业师江片石先生,他如海鹤般清高,又如孤松般傲然挺立。他的胸怀高远清澈,洗净了世间的尘埃。我因感叹个人身世而感到牢骚满腹,笔下的花也如同春天一般凋零。我试图探寻天道的奥秘,却深感其渺茫与无常。如今的我,与古人相比,谁又能真正地活下来?最让人痛苦的是那些才子们。他们与学问和道德同生同存,成为了我们千秋万代的师友。然而,当我们再次相逢之时,只能叹息,心中的悲痛难以抑制。自从你离开了人间,再也没有人能像你一样理解我了。从现在开始,我将不再回到那简陋的柴门前。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江片石先生的形象以及与之交往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友谊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江片石先生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钦佩,表达了一种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追求。同时,诗人也反映了自己在面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时的无奈和悲凉。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学者的缅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