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乍喧,信风忽峭,恼杀寻盟儿女。
中山一醉不成春,更谁怜万红心苦。
春原眷汝,总受尽蜂欺蝶误。
又黄鹂隔树惊人睡,魂销何许?
金阊路,水冷桃花,渐渐兰桡渡。
几家空绣踏青鞋,只冷伴三秋纨素。
浮云处处,恐断送韶光百五。
愿东君,及早添长命缕。
西子妆慢题壬子花朝
元日乍喧,信风忽峭,恼杀寻盟儿女。
中山一醉不成春,更谁怜万红心苦。
春原眷汝,总受尽蜂欺蝶误。
又黄鹂隔树惊人睡,魂销何许?
金阊路,水冷桃花,渐渐兰桡渡。
几家空绣踏青鞋,只冷伴三秋纨素。
浮云处处,恐断送韶光百五。
愿东君,及早添长命缕。
【注释】
- 西子妆慢:词牌名,又名“西子妆”。
- 壬子花朝:即壬子年正月初一的花朝节。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信风:春风,春风拂面的感觉。
- 恼杀寻盟儿女:让寻找同盟的青年男女感到烦恼。
- 中山:指中山陵,在南京。
- 三秋纨素:指秋天穿的薄纱裙子。
- 浮云:飘动的云彩,这里用来比喻时间匆匆流逝。
- 东君:春天的使者,又称春神或阳华。
- 添长命缕:给衣物添加延长寿命的线,表示祈求长寿的意思。
【赏析】
这首《西子妆慢》是作者于壬子年(公元1182年)正月初一所作,是为花朝而作。
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的珍惜之情。
首句“西子妆慢题壬子花朝”,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花朝时节的热闹氛围中。紧接着,“元日乍喧,信风忽峭,恼杀寻盟儿女”三句,描绘了春节的喧闹景象和突如其来的寒风,使得寻找同盟的青年男女感到烦恼。这里的“寻盟儿女”指的是那些寻找伴侣的青年男女。
“中山一醉不成春,更谁怜万红心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以及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然而,在享受春天的过程中,人们却常常感到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也使得人们对春天的美丽更加珍视。
“春原眷汝,总受尽蜂欺蝶误。”两句,则通过春天对人的眷恋和人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
“又黄鹂隔树惊人睡,魂销何许?”两句,通过黄鹂的鸣叫和人们的惊醒,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人们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金阊路,水冷桃花,渐渐兰桡渡。”这几句,则通过描绘金阊路的水色和桃花的景象,以及人们乘坐兰桡船渡河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
“几家空绣踏青鞋,只冷伴三秋纨素。”两句,则通过描写人们穿着绣有花纹的鞋子、脚踏冰凉的青草,以及穿着轻薄的裙子,衬托出春天的寒冷。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无奈和失望之情。
“浮云处处,恐断送韶光百五。”两句,则以浮云的飘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时光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