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到阳关天尽,马过青海风轻。
夜泛蒲萄酬壮士,晓拨琵琶唱征声。
散衙新句成。
画角声中秋社,雕旃影里春耕。
高坐春烟三月静,归卧淞波半剪清。
休论身后名。
破阵子 拟辛幼安壮词送同年张子白之官甘肃
【注释】
- 阳关:地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 蒲萄:即葡萄,一种水果。
- 雕旃:指装饰华丽的旗帜。
- 淞波:即苏州河,位于今上海一带。
- 高坐:指坐在高高的椅子上。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为友人张子白的赴任官甘肃所作的一首送别词。词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
上片描绘了友人赴任甘肃时的情景。“路到阳关天尽”,描述了友人即将离开阳关,到达甘肃的路程。“马过青海风轻”,描绘了友人骑马经过青海时,风儿轻轻吹拂的景象。“夜泛蒲萄酬壮士,晓拨琵琶唱征声”,则描写了友人夜晚畅饮葡萄酒,以歌声鼓舞士气;清晨弹奏琵琶,唱着出征的歌曲。这些描绘都充满了对友人英勇、坚毅品质的赞美。
下片则转入对友人未来的期盼和祝福。“画角声中秋社,雕旃影里春耕”,描绘了友人即将开始新的生活,他将在秋社时欣赏到美妙的画角声,在春天的田野中辛勤耕作。“高坐春烟三月静,归卧淞波半剪清”,则描述了友人在高高的椅子上静静享受着春日的宁静,然后在苏州河边静静地休息。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在新的一年里,将度过一个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通过对友人过去经历的回顾,也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