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指顾。
叹野水增波,故陵无树。
万叠金笳,千寻铁锁,依旧大江东去。
休管周郎安在,便觅桓温何处。
长啸罢,怕永嘉草草,不成南渡。
迟暮。
纵有日,采药蓬莱,恐被神仙误。
姚女难归,羿妻不返,岁岁乱红迷路。
闷把唾壶轻击,愁对宝刀低诉。
空城下,听寒潮彻夜,鱼龙声怒。
【注释】
- 排闷:解闷。和云臣韵:和韵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技巧,指用同一韵部的字来押韵。云臣是作者的号或别称。
- 凭高:站在高处。
- 叹野水增波:感叹江面因风浪而泛起层层波浪。
- 故陵无树:指孙权故居的石头城已无草木。
- 万叠金笳:无数的笳声。
- 千寻铁锁:长满青苔的铁链,形容江水湍急如千寻铁锁。
- 周郎: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
- 桓温:晋代名将,曾任东晋宰相。
- 永嘉:古县名,今属浙江温州,地处浙江东部沿海。
- 蓬莱:传说中仙境之一。
- 羿妻: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
- 乱红:落花。
- 唾壶:盛痰水的瓦器。
- 宝刀:比喻利剑。
- 空城:指城门无人看守,也比喻空旷的场所。
- 寒潮:冷潮。
【赏析】
此词作于南渡之后,抒写作者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与不满,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全词意境开阔宏大,笔力雄放遒劲,语言明快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上片起首三句写登高远望之景。“叹野水”二句写登高所见。“排闷”二句紧承“登高”而来,言登高远望本可解忧排闷,但眼前却只见到滚滚长江东逝而去。“休管”二句言不管周郎是否尚在人世(周郎,即周瑜),便只管自己寻找桓温所在之地。“长啸”三句写登高远望所感。“怕永嘉”两句言即使想南渡江南(永嘉,地名;泛指南方地区),恐也难以成行,因为那里有采药者、射雕者等众多之人,所以很难找到一处清静之地。“迟暮”一句承上启下,由登高远望转而抒写人生迟暮之感,暗含着对时局的忧虑。“纵有日”两句言纵然有长生不老的仙术,也难免被神仙误了大事。“姚女”二句言姚氏女子难以返回故里,羿妻也难以回到故里,她们年复一年被乱花迷住,迷失了回家的方向。“闷把”二句承上启下,言登高远望本可解闷排愁,但如今却是愁绪满怀,只能对着宝剑低语倾诉。最后以“空城”二句结束全词,言听到从城中传来的阵阵寒潮声,仿佛听到了鱼龙愤怒的吼叫,这不禁使作者心烦意乱。
下片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凭高”二句写登上高台所见。“叹野水”二句写登高所见。“长啸罢”三句写登高所见。“怕永嘉”两句言即使想南渡江南,恐也难以成行,因为那里有采药者、射雕者等众多之人,所以很难找到一处清静之地。“迟暮”一句承上启下,由登高远望转而抒写人生迟暮之感,暗含着对时局的忧虑。“纵有日”两句言纵然有长生不老的仙术,也难免被神仙误了大事。“姚女”二句言姚氏女子难以返回故里,羿妻也难以回到故里,她们年复一年被乱花迷住,迷失了回家的方向。“闷把”二句承上启下,言登高远望本可解闷排愁,但如今却是愁绪满怀,只能对着宝剑低语倾诉。最后以“空城”二句结束全词,言听到从城中传来的阵阵寒潮声,仿佛听到了鱼龙愤怒的吼叫,这不禁使作者心烦意乱。
全词意境开阔宏大,笔力雄放遒劲,语言明快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