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透双溪尾。
蒲桃浪、惯被暖风吹碎。
琉璃正滑,簟纹小展,一川空翠。
春衣篷舱慢倚。
十载事、从头都记。
算飘零、曾度汶水,漳水沁永泜水。
汶水长绕孤城,漳水又抱,铜台废址。
可怜沁水,还灌太原残垒。
三关怒涛夜起。
过泜水、重嗟馀耳。
总不如、春水江南,柔蓝千里。
【注释】
四代: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
蒲桃浪:指桃花浪。
琉璃:指碧绿的江水,这里用来形容清澈的河水。
汶水,今山东省汶上县,古名汶河。沁水,即沁河,在今山西省北部。三关:指太原城西的晋阳城(晋阳古城)、汾水之北的介休城(介休古城)、汾水之南的平遥城(平遥古城)。
铜台废址:指铜雀台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邺城西。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唐代诗人王维《汉江临泛》诗的拟和之作。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
首联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四代好”,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四位帝王的盛世。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他们的治理下,大唐帝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泛艇春溪作”则是说,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作者乘坐着小船在春水中泛舟游玩。这里的“春溪”,指的就是春天的河流,也就是汉江。
颔联描写了桃花浪和琉璃水的景色。桃花浪,指的是桃花盛开时波浪起伏的景象。琉璃水,则是指清澈的河水如同琉璃一般晶莹剔透。这里的“惯被暖风吹碎”则是说,桃花浪总是被春风轻轻吹拂,使得它们不断地破碎、消散。而琉璃水则始终保持着它的光滑和清澈,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正滑”,“小展”都是对“琉璃水”的描绘。而“一川空翠”则是说整个河流都弥漫着一片翠绿色调,显得生机勃勃。
接着诗人转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春衣篷舱慢倚”,意思是春天的天气温暖宜人,作者便坐在船舱里慢慢倚靠在春衣上欣赏美景。这里的“篷舱”就是船舱。而“慢倚”,则是说作者悠闲自在地靠着春衣休息。这里的“十载事、从头都记”则是说,这十多年来的经历和感受,都被他一一铭记在心。这里的“从头都记”,表示的是作者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顾和总结。
接下来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算飘零、曾度汶水,漳水沁永泜水。”意思是,曾经我曾经渡过过汶水和漳水,也曾经我渡过过沁水和永泜水。这里的“汶水”、“漳水”分别是两条河流的名字,分别位于今天山东省泰安市和河北省临城县一带。而“沁水”、“永泜水”则是另外两条河流的名字,分别位于今天山西省沁阳市和河北省涉县一带。这里的“飘零”则是形容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度”则是指渡过的意思。这里的“曾度汶水”、“又抱铜台废址”则是说,我曾经渡过过汶水,又曾经我渡过过铜台废址一带。这里的“铜台废址”则是指铜雀台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邺城西面。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展望。“可怜沁水,还灌太原残垒”,意思是可惜那沁水还继续流向太原的残破城墙。这里的“还灌”表示的是继续流动的意思。而“太原残垒”则是指太原城的残破城墙。这里的“三关怒涛夜起”则是指潼关、函谷关和大散关等三条关口在夜晚时分突然刮起了狂风巨浪。这里的“过泜水、重嗟馀耳”则是说,我路过泜水时再次感叹那些往事已成过往。这里的“重嗟余耳”表示的是再一次感到遗憾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自己情感世界的表达,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