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空村,借风幔斜张,尽堪栖寄。
饮如渴骥。
碧筒劝领略,野香荷气。
讵料苍莽中原,有黏天云水。
依稀似。
莼脆鲈肥,风光故园还记。
携手散步林塘,羡无愁鸥鸟,向菱芦睡。
江南游子。
谁怜我水上,倚阑心事。
拟倩系日长绳,奈斜阳贪逝。
风飐处、十万红衣,乍眠旋起。

【注释】

①放翁词韵:南宋诗人陆游的词作。陆游曾自号放翁,故有此称。

②老树空村:古树参天的空荡村庄。

③借风幔斜张:借用风势将帘子轻轻吹起。

④饮如渴骥:像口渴得极快喝水的马那样急切地喝着水。

⑤碧筒:指荷叶制成的筒状物。

⑥苍莽中原:形容北方辽阔无际的原野景象。

⑦莼脆鲈肥:莼菜嫩而脆,鲈鱼肥美。这里用比喻,以江南水乡的莼菜和鲈鱼来反衬中原的荒凉。

⑧风光故园:指家乡的风景。

⑨倚阑心事:依靠栏杆时的心事。

⑩拟倩系日长绳:想借助长绳子系住时光。

⑪奈斜阳贪逝:无奈太阳即将落山。这里的“奈”是无可奈何的意思。

⑫风飐处、十万红衣,乍眠旋起:一阵风吹过,水面上泛起了无数红色的花瓣,荷花在睡梦中被惊醒,然后又重新入睡。

⑬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观荷的小令词,作者借观荷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意境优美。

【译文】

老树空村,借风幔斜张,尽堪栖寄。

饮如渴骥,碧筒劝领略,野香荷气。

讵料苍莽中原,有黏天云水。

依稀似,莼脆鲈肥,风光故园还记。

携手散步林塘,羡无愁鸥鸟,向菱芦睡。

江南游子,谁怜我水上,倚阑心事。

拟倩系日长绳,奈斜阳贪逝。

风飐处、十万红衣,乍眠旋起。

【赏析】

这首小令词写于作者客居杭州时的一个夏日午后,词人携同几位朋友来到叔岱水墅,观赏盛开的荷花。此词通过细腻地描绘荷塘美景,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词的上片开头三句写景:“老树空村,借风幔斜张,尽堪栖寄。”这几句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画面。在这幅画面中,高大的树梢仿佛是一面巨大的屏风,它斜斜地张开,仿佛要为人们提供一处休憩之所。在这空旷的村庄中,只有清风徐徐吹过,带来了阵阵凉爽的气息。在这里,词人似乎找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

词人转入观荷的场景:“饮如渴骥,碧筒劝领略,野香荷气。”在这一刻,词人的心境变得更加愉悦起来。他像是一匹渴望饮水的骏马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大自然的馈赠。荷花散发出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碧筒”,指的是荷叶制成的筒状物,用来盛装清茶或烈酒。词人一边品茗饮酒,一边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词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而是突然想到了更深远的事情:“讵料苍莽中原,有黏天云水。”这里,词人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无奈。中原大地虽然广袤无垠,但如今却笼罩在一片迷茫和混乱之中。这种情感与前面所描绘的宁静和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紧接着,词人继续展开联想:“依稀似,莼脆鲈肥,风光故园还记。”这里的“莼脆鲈肥”是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的一种夸张表达,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家乡美食的独特喜好。而“风光故园还记”则表明词人在面对这样的美景时,心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家乡的美好时光。这种怀旧之情使得词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下片继续描写观荷的感受。“携手散步林塘,羡无愁鸥鸟,向菱芦睡。”在这片林间小道上漫步时,词人不禁感叹自己的悠闲生活。他羡慕那些无忧无虑的鸥鸟和芦花,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戏。这种自由的生活与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束缚形成了鲜明对比。

“江南游子”。这里的“游子”指的是身在异乡的人。词人用“游子”来形容自己,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已经离开了故乡多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突出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使得词人在异乡也时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词人用“拟倩系日长绳,奈斜阳贪逝”来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感。他试图借助长绳子来拴住时间,以免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然而,夕阳西下,时间却总是不等人。这种无奈的情感使得词人更加感慨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易逝。

整首词通过对荷花、柳树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同时,词人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使得整首词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