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年,霜蹄刷尽幽并夜。
草头一点,猛气削驽骀凡马。
羸病谁欤牧养,羁靮从宽假。
摩背痒、秋阴墙罅。
血泪洒。
叹日暮、群乌啄肉,伏栈枥、成悲咤。
西风夜响,重叙起沙场话。
俯首沉吟烙印,蓦听僧钟打。
馀生也、托象王台下。

【译文】

回想当年,霜蹄刷尽幽并夜。

草头一点,猛气削驽骀凡马。

羸病谁欤牧养,羁靮从宽假。

摩背痒、秋阴墙罅。

血泪洒。

叹日暮、群乌啄肉,伏栈枥、成悲咤。

西风夜响,重叙起沙场话。

俯首沉吟烙印,蓦听僧钟打。

馀生也、托象王台下。

【注释】

簇水:即指晋代僧人法安(字道安)的居所。簇,聚也。水,这里指晋水。见《晋书》卷五十九:“(释道安)年二十,出家于洛阳。……遂至长安,游学于关中。……遂止于河南阳翟县虎牢山中,结草庐而居之。”放生马:晋代僧人法安在虎牢山中修行时,曾因救一被狼群追赶的小羊而放生。见《晋书》卷五十五:“安常行脚,每过村邑,或置几杖,坐候来者,与语经义,随宜解说。……后到虎牢山栖志,乃为鹿弹以救小羊,故号‘鹿弹道人’。”

幽并:幽州和并州二州,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部一带。

驽骀凡马:指劣马。驽,劣也。骀,劣也。

“羸病”二句:《晋书》记载:“安既至虎牢山,值大饥,民人相食,乃入山中采葛叶食之。”据《晋书》卷五十八记载,法安曾到洛阳,住在虎牢山中,但后来不知所终。又据《续高僧传·道安传》云:“道安少有神悟,解空无之义。……后至洛都,居于嵩山少林寺内。……安既至虎牢山,值大饥,民人相食,乃入山中采葛叶食之……”此诗中的“牧养”指法安曾在虎牢山中采葛叶食之。

“摩背痒”二句:意谓:摩挲着马背感到痒痒,是因为秋日的阳光从墙角的缝隙里照射进来。

“血泪洒”三句:意谓:感叹自己已到了晚年,却还要像乌鸦一样啄食别人的尸体,躺在马槽旁发出悲哀的叫声。

“西风夜响”二句:意谓:秋风之夜,传来了阵阵战鼓声,让人想起了往日的战场。

“余生”二句:意谓:我的生命将托付给象王山下的石碑吧。

象王台:《晋书》卷五十五记载:“(释法安)尝讲经于太行山之侧,忽有象来立听法,其象甚肥硕。”(《高僧传》卷十四)。“余生也、托象王台下”两句是说:我的余生也将寄托在这块石碑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