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皮黛鬣,滴金膏丹溜。
下结千龄赤芝秀。
有先生、杖挂长柄葫芦,篮子内,百本木华红绣。
㗳然云水兴,瓢笠随身,炼术餐霞老岩窦。
戏斸茯苓归,封寄轩辕,雷文篆、形如鸟兽。
笑多事商颜四先生,同溺过儒冠,一般皓首。
【赏析】
《洞仙歌·题采芝图》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词作。此词上片写灵芝,下片借灵芝自喻。词中描写了仙人炼丹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炼丹求仙的鄙薄态度。全词语言朴实无华而意境高远,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恬淡名利的隐逸情怀。
“苍皮黛鬣”,形容灵芝的色泽如深绿色和暗黑色,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灵芝苍翠欲滴的颜色。“滴金膏丹溜”,进一步描绘出灵芝的质地细腻,犹如黄金一般的光泽,如同滴落的金色膏脂和流淌的丹药一样美丽。这里的“滴”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现了灵芝的晶莹剔透,又表现了其珍贵难得。“下结千龄赤芝秀”,这里以“千龄”来形容灵芝生长的时间之久,而“赤芝秀”则是指灵芝的颜色鲜艳,生机勃勃。“有先生、杖挂长柄葫芦,篮子内,百本木华红绣。”这几句描绘了一位先生正在用长柄葫芦采集灵芝的场景,他手持着一根长长的竹杖,篮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灵芝,它们颜色鲜艳,形态各异。这里的“先生”是对灵芝的尊称,表达了作者对灵芝的敬仰之情。
“㗳然云水兴,瓢笠随身”,这两句描绘了先生在采集灵芝时的情景,他仿佛在云水中翱翔,随身携带着瓢笠以防雨露。这里的“㗳然”形容云水翻腾的样子,形象地表达了先生采集灵芝时的忙碌和艰辛。“炼术餐霞老岩窦”,这几句描绘了先生炼制灵芝的过程,他需要在老岩石洞穴中炼制灵芝,以便将其精华提炼出来。这里的“炼术”是指炼制灵芝的技巧和方法,“餐霞”则是比喻先生炼制的灵芝如仙境般的美好,能够让人陶醉其中。
“戏斸茯苓归,封寄轩辕,雷文篆、形如鸟兽。”这几句描绘了先生的采摘行为,他在野外寻找茯苓,并将其带回家中进行封存寄送。这里的“雷文篆”是指古代印章上的图案,象征着尊贵和威严。“形如鸟兽”则是指茯苓的形状奇特,犹如鸟儿和兽类一般。这里的“鸟兽”并非真的指鸟兽,而是用来形容茯苓形状的奇特之处。
“笑多事商颜四先生,同溺过儒冠,一般皓首。”这几句描绘了先生的感慨之情,他看到那些被儒家思想束缚的人们,如同商汤王和颜回四位先生一样,都曾沉溺于儒学之中,而如今却都已白发苍苍。这里的“商颜四先生”指的是商汤王和颜回四位先生,他们曾经沉迷于儒学之中无法自拔,最终导致白发苍苍。“一般皓首”则是指他们的晚年时光都被儒学束缚所影响。这里的“皓首”指的是白发,用来形容他们的年龄和头发的状态。
【注释】
苍皮:青黑色的外壳。
黛鬣(diéliè):青色的毛。
滴金膏丹溜:形容灵芝的颜色如同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质地细腻。
下结:指灵芝生长的时间之长。
赤芝秀:指灵芝的颜色鲜艳,生机勃勃。
先生:指仙人或道人。
杖挂:手持拐杖。
长柄葫芦(huā):一种装有液体的容器,通常用于提取草药。
篮子内:指用来盛放灵芝的篮子。
百本木华:形容灵芝的种类繁多。
红绣:红色的绣花,用来形容灵芝的美丽。
㗳然云水兴:形容云雾缭绕,水流湍急的景象。
瓢笠:一种遮阳用的器具,形状像瓢和帽子的结合体。
随身:随身携带。
炼术:指炼制药物。
餐霞:指品尝美味。
老岩窦:指古老的岩石洞穴。
戏斸(xiān)茯苓:玩耍似的采集茯苓。
封寄:指收藏和寄送。
轩辕:黄帝的名字,古人常用以代指帝王。
商颜四先生:指商汤王、颜回四位先生。
商汤王:传说中的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名字。
颜回:孔子的学生之一,名颜渊,字子渊,因居陋巷而被称为“颜回”。
皓首:指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