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苞檀萼缀萧斋,幽韵袭人来。
乍可酒边私嗅,偏宜鬓底微开。
而今不见,踏残小径,寻遍苍苔。
侧帽临风不语,几般怆旧情怀。
【注释】
①赪苞:红色的花苞。檀萼:檀香木的花萼,此处指菊花。萧斋:冷清的书房。幽韵:幽雅的香气。袭人:袭到人身上。
②乍可:暂且可以。私嗅:偷偷地闻。偏宜:尤其适合。微开:微微地张开。
③而今:现在已经。不见:不见到。残小径:踏满小径。寻遍苍苔:找遍青苔。
④侧帽:斜戴帽子,表示沉思、伤感的样子。临风:面对秋风。不语:不说话。几般:多少种。怆旧情怀:伤怀,怀念过去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客居他乡时所作,描写了在书房中闻到菊花幽香的感慨和对往事的回忆。全词以菊喻人,抒发了作者对故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词的上片写闻到菊花香气的情景。首句开门见山,点出所闻之香的来源。“赪苞”两句,写闻到菊花香气的感受。“萧斋”三句,承首句而来,写出了闻到花香后产生的心理联想:那阵阵幽雅的菊花香,仿佛是有意无意地袭来,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旷神怡。“乍可”两句,写自己私下暗自欣赏菊花的神态。“而今”以下,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而今”一句,表明自己身在异地,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菊花,也听不到它们那幽雅的香气了。“踏残小径”两句,进一步写自己思念家乡,寻找故乡菊花的情景。这两句中,“小径”与“苍苔”相对,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茫茫大地上孤独寻觅的景象。“侧帽”三句,写诗人面对秋风而无语的愁苦心情。“侧帽”三字,既表现出诗人的愁闷,又流露出诗人的豪气。最后两句,以“怆旧情怀”收尾,抒发对故乡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思念。
下片写回忆往昔情景。过片两句为倒装句,先点明自己思念故土的原因。“而今”三句,写自己身在他乡,思念故土的深切感情。“侧帽”四句,写自己思念故土时的复杂心理。“侧帽”三句,写诗人面对秋风时无言独怅的形象;“几般”两句,写自己思念故土时的悲凉情怀;“怆旧情怀”一句,总括全词的内容。
这首词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词人借咏菊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情真意切,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