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蘸寒柯,风吟故叶。
青螺数点尊前叠。
尚余橘柚缀朱黄,晚霞横曳炊烟接。
艳蕊还开,小春时节。
前村几树柯如铁。
应迟风信报春晖,芳心自裹千重结。
【注释】:壬午,作者自号。青螺,酒杯。
赏析:此词咏冬景,上片写冬日景色,下片抒怀抱。全词以“霜蘸”起笔,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冬景图。接着用“尚余橘柚缀朱黄”二句描绘晚霞映照下的炊烟景象。“艳蕊还开”,则点明是小春时节。结处用拟人手法,将梅花喻为“小春”,既写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顽强生命力,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霜蘸寒柯,风吟故叶。
青螺数点尊前叠。
尚余橘柚缀朱黄,晚霞横曳炊烟接。
艳蕊还开,小春时节。
前村几树柯如铁。
应迟风信报春晖,芳心自裹千重结。
【注释】:壬午,作者自号。青螺,酒杯。
赏析:此词咏冬景,上片写冬日景色,下片抒怀抱。全词以“霜蘸”起笔,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冬景图。接着用“尚余橘柚缀朱黄”二句描绘晚霞映照下的炊烟景象。“艳蕊还开”,则点明是小春时节。结处用拟人手法,将梅花喻为“小春”,既写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顽强生命力,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注释】 新月:新出现的月牙儿。 鸟为创深疑似努:因为新月的出现,鸟儿的叫声也多了。疑,好像。努,鸟声。 鱼曾惊饵怯为钩:鱼儿因被钓上而惊恐得把钓钩吞下。饵,鱼食,此处泛指食物,钓钩,捕鱼用的长柄。 生人愁不愁:人生在世有忧愁没有不忧愁的。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罢职南归时,是一首抒写失意之悲的作品。全诗以“愁”字统摄全篇,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新月出而愁云生,三句写鸟惊鱼怯,四句写生人皆有愁
【注释】 上巳:农历二月初三。 伴:陪伴。 燕(yàn):燕子。 竹下花头著甚忙:在翠竹的掩映下,花儿正忙得不亦乐乎。 春到:春风已经吹遍大地。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新带:柳枝刚长出的新枝条。 拖(tuó):下垂。 黄:指柳叶呈黄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作。词中以蜂、燕、花和柳作为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景象。 “捣练子 上巳(壬午)”是第一句
注释: 西爽好,尽支颐。 西窗清爽风景好,尽兴地支撑着两腮看。 一杖青藤白接篱。 一根青藤绿如苔,白藤与青藤相接篱笆旁。 流上胡麻山内出,怕人鸡犬出墙啼。 山里流出来的胡麻,担心鸡和狗会跑出去偷吃。 赏析: 这首《捣练子·访隐》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画卷,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西爽好,尽支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西窗景色的美好
徐籀的《忆江南 其七 春闷(壬午)》如下: ``` 梁上燕,飞去又还来。 倘忆主人情分否,好将儿女托高棋。 丹心寸未灰。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梁上燕子的往复飞翔,以及诗人对于主人情感的思念和对子女的关心。诗中通过对燕子的描绘引出了对主人的深情回忆,表达了一种虽然环境变迁但内心依然坚守的情感态度。燕子象征着自由与归来,而诗人则通过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坚守。
忆江南 其三 春闷(壬午) 缘底事,牵惹十年心。 最是落花三月暮,小窗细雨五更声。 谁将霜鬓侵。 注释: 缘底事:什么原因,什么事情。 牵惹:牵动,引起。 十年心:心中的十年,长时间的心思。 译文: 是什么原因,牵动了我长时间的心思? 最是落花三月暮,小窗细雨五更声。 谁将霜鬓侵。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过去时光怀念的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心情来表现诗人对过去的追忆
注释: 烟雨蒙蒙的暮色,遮住了我愁绪。 青翠的芦苇掩映着河滩上的凫雁梦,紫红色的屋檐下蜘蛛网收了。 春光将要满头。 赏析: 《忆江南·其一》是北宋词人苏东坡于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年)春天在黄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共三十二句,以“忆”字领起,首句点题,后文逐次写景、抒情,最后一句作结,全篇意境开阔,情韵悠长。 作者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注释: 如梦令 其一 闺情,赋得春入柳条将半(壬午) 春入柳条将半。 那许游丝牵绊。 宿水看鸳鸯,凭你绿芦风乱。 堪羡。 堪羡。 云里一双征雁。 赏析: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词作之一,表达了她在思念丈夫赵明诚时的孤独与无奈。全词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柳枝、游丝、鸳鸯和征雁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春入柳条将半”,描绘出春天到来时柳条的生长状态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特点及诗人的情感等。 《转应曲 其二·七夕(壬午)》全诗共三联,第一联为第一部分。“啄木”二字,点明题旨,表明是咏鹊的;“暗把金钱自卜”,以“金钱卜”比喻女子嫁娶
诗句释义: - 春闷(壬午):“春闷”指的是春天的郁闷心情。 - 花事好,还又怯春寒:春天的花事虽然美好,但仍然害怕春天的寒冷。 - 桃杏嫩分眉黛色,青芹尖整碧于簪:桃花和杏花的颜色鲜艳如女子的眉毛,而芹菜的嫩茎就像绿色的发簪一样整洁。 - 应教谁共看:应该让谁能和我一起欣赏呢? 译文: 春天的花事虽然美丽,但仍然让人感到畏惧寒冷。桃花和杏花的颜色鲜艳如女子的眉毛
【注释】 转应曲:词牌名。旅愁:旅途中的思乡情。杜宇:杜鹃鸟,又名子规。不似莺歌燕语:比喻离别的人像杜鹃那样,啼声哀切,叫人断肠。离人梦掩舟中:离人的梦都被掩映在小船的船篷里,不能看见。树红:指杜鹃花。 【赏析】 本篇是一首伤春怀远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一幅春天的景色,来表达他因离人远去而引起的思乡之情。全篇用典贴切,意境凄清,语言流畅。 上片写景,以“杜宇”点明季节
踏莎行 鹦鹉称哥,白鹇名客。 轻轻不把春纤拍。 更将花片喂相思,衔书欲倩双飞翼。 身是珠娘,生从香国。 珍禽一一皆相识。 春情最爱画眉多,郎归好与甘蕉食。 【注释】 1.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惜春光”。 2. 鹦鹉称哥:鹦鹉能学人言。 3.白鹇(xián):一种野鸽,其羽毛洁白如雪。 4.纤指:细长的手指甲。 5.花片:指花瓣或花蕊。 6.双飞翼:指鸳鸯。 7. 珠娘:女子的美称。
【注释】 1. 踏莎行:词牌名。 2. 赠友(壬午):赠给朋友的诗歌,壬午是宋代淳熙七年(1180年)。 3. 渴咽榴浆:口渴时喝下石榴汁。榴浆,石榴汁。 4. 饥餐桂蠹:饥饿时吃下桂树蛀虫。桂蠹,桂树的蛀虫。 5. 耳边松枝长疑雨:耳畔听来松枝上仿佛有下雨的声音。 6. 柴门一线逗秋光,千崖万壑窗棂度:柴门只有一线透出秋天的阳光,千山万岭透过窗户的格子看出去。 7. 樵梦初成,南华新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踏莎行 望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瓦雀鸣春,窗鸡报晚。 注释:瓦上的麻雀正在鸣叫,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屋前的公鸡报晓,告知人们夜晚已经过去。 2. 卷帘薄雾笼幽草。 注释:打开窗帘,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幽静的草地。 3. 山家正在望甘霖,鸠啼屋角听来好。 注释:山间的人家正在期待甘霖的降临,而鸠鸟在屋角的啼叫让他们感到愉悦。 4. 润叶愁微,沾枝恨小。
踏莎行 题明叶绸鸳鸯梦传奇崇祯丙子刻本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 一家词赋堪千古。 谁知中女更多才,铜驼别有伤心处。 紫玉成烟,红箫未谱。 一痕断砚留眉妩。 仙盟佛证总无聊,薰风独据珊瑚树。 注释: 1.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指的是明朝的英宪和光威等人通过传播经书和诗词来传承文化。 2. 一家词赋堪千古:指这些词赋作品流传至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3. 谁知中女更多才:意在感叹女性也有才华
踏莎行 其六 咏镜 香压彤奁,光迎罗幌。圆冰背结盘螭样。一泓秋水碧如烟,谁教移向妆台上。 脉脉相看,盈盈难傍。影娥池畔凭阑望。妆成双镜照明帘,扶渠并蒂波间漾。 注释: 香压彤奁(yīn):香气扑鼻,好像压在红色的奁盒上一样。彤奁,红色奁盒,这里指镜匣。 光迎罗幌(huǎng):光线迎着罗帐的幌子。 圆冰背结盘螭样:圆形的镜子背面雕刻有盘曲的龙鳞形状。 一泓秋水碧如烟:一池清水碧蓝如烟波。
【注释】 烟雨清明:烟雨蒙蒙,清明时节。 烟花上巳:上巳节的烟花。 楼台四百:南朝时建康城有四百座楼阁。 丽人行:美女行走。 干卿何事:你为何要来? 梁陈故迹:指南朝梁、陈两代的遗迹。 销魂死:使人魂魄销散至死。 禁烟时节:清明节。因禁火寒食,人们不生火取暖,故称。 含情思:含有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秦淮风光的词作。作者借清明时节的景色抒发了怀古伤今的情感。全词意境优美,情景交融。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 其一:第一首。 寄曾道扶魏子存:寄赠给曾道扶、魏子存。 芳树秦城,春流蜀栈:春天里,秦城的芳草如茵,蜀栈的江水潺潺。 蚕丛西望愁无限:从西边眺望,无尽的忧愁。 铜梁阁外杜鹃啼:在铜梁阁外听到杜鹃鸟的啼叫。 嘉陵江上行人饭:在嘉陵江上赶路的人吃饭。 远道萦纡,春光婉娩:路途遥远曲折,春日阳光温暖柔美。 锦江鱼杳淮南雁:锦江里的鱼儿看不见了,淮南那边的鸿雁也看不见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泌的《踏莎行·其五和云间诸公春闺》中的一句。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并附上注释、赏析。 燕补新巢,花开旧树。(燕子筑了新巢) 经时不到南园路。(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南边的小路) 水晶帘额又斜阳。(在斜阳映照下水晶帘子微微倾斜) 风前阵阵飘香絮。(风中飘散着阵阵香气的柳絮) 已怕春来,又愁春去。(既害怕春天的到来,又害怕春天的离去) 锦屏绣幞留春住
诗句:芍药红酣,蘼芜碧聚。罗帏难把春寒护。 译文:芍药盛开得正艳,蘼芜草绿得像碧玉一样聚集在一起。但罗帐难以抵御春天的严寒。 注释:芍药:一种花卉,以其艳丽著称,常在春季盛开。蘼芜:一种杂草,其绿色可作染料,也因其生长迅速而得名。罗帏:指用丝织品制成的帐子,用以保暖和遮挡风寒。春寒:指春季的寒冷天气。 赏析: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注释 1 屈子离骚,史公货殖。 屈原的《离骚》和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 2. 直须一石懵腾醉。 意思是说,只要喝下一杯酒就足以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 3. 胸中五岳不能平,何人解识狂奴意。 这里用“五岳”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或志向,但觉得自己无法与其他人相比,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 4. 修竹弹文,绿章封事。 形容文才高超,文章如竹节般挺拔有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词内容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本诗的体裁,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最后进行赏析,指出手法、表达技巧以及情感主旨等。本诗属于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春光流逝,抒发离愁别恨的小令。首联“缀后庭花,吟更漏子,雕阑芽软春亹亹”中“缀”、“吟”、“雕阑”、“芽”,都描写了春天景物的特点。颔联“海棠宜日柳宜风
【注释】小重山:词牌名。立春日,即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之时。乙酉腊月廿日:农历十二月初七,即乙酉年的腊月初七。壬午:指壬午年。 【译文】雪满山中暖气回,谁传春信到,看江梅花开?菟裘藤杖醉扶归,溪路滑,休遣玉山颓。十指如槌宜春色,新彩胜、插花枝。今年游事莫相亏,风光好,烂醉百花时。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以“小重山”为词牌,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梅花的傲雪盛开
诗句输出:还忆春回花信前。今年梅早发、闹春先。东风𧐖蜷暗山烟。轻霢霂,新雨润新年。烽火尚连天。 译文:还记得春天来临之前,花开的声音。今年梅花早早开放,在春天到来时就抢先一步。东风把山里的烟雾吹得蜷缩起来。新雨滋润了新年的开始。外面的战事还在持续,新的一天又过去了。 注释: - “还忆”:回忆过去的事情。 - “春回花信前”:春天来临时,花儿也开始绽放,发出芳香的消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诗句释义】: 1. 碎叨叨、溜叶穿花。 - 碎叨叨(形容声音细小而杂乱):形容鸟鸣声细小且杂乱。 - 溜叶穿花:形容树叶飘落,花瓣飘散,如同在花间穿梭。 2. 遥呼姊妹,低唤浑家。 - 遥呼姊妹:形容呼唤远在他处的亲人,可能是在呼唤远在家乡的亲人或朋友。 - 低唤浑家:形容轻声呼唤妻子或家人,可能是在呼唤家中的妻子或子女。 3. 奈雨急风多,家山在迩,罟(gǔ)缴潜加。 - 奈(nài)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全诗如下: 山遥遥,水遥遥, 弱柳浓阴青箬舠,小如匏。 篙急水澌,微风吹过桥, 寒山一带随波出,寒烟一霎随波没。 橹轻摇,橹轻摇, 芦嫩鳜肥,前村扬酒杓。 注释 1. 山遥遥,水遥遥: 形容山水相隔遥远。 2. 弱柳浓阴青箬舠,小如匏: 形容小船在弱柳的浓荫下行驶,形状像葫芦一样小。 3. 篙急水澌,微风吹过桥: 形容船在湍急的水流中行驶,船桨划得很快
梦(壬午) 朱楼玉宇,绣帘垂户。 如有人儿欲诉。 花枝袅颤弱无多,手携著、玉笙轻度。 狂夫瞥见,眼忙心怖,怕便把平生负。 漫疑曾结旧时缘,却笑我、衾遮被护。 注释: 梦(壬午):梦,这里指梦境。 朱楼玉宇:形容楼阁建筑华丽,像用玉石装饰的。 如有人儿欲诉:好像有个美人想要诉说什么。 花枝袅颤:形容花朵轻轻摇曳的样子,袅颤是形容花的摆动。 手携著、玉笙轻度:拿着玉笙轻轻地吹奏。 狂夫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