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禅关,楼法界。
十仞高台,更在危楼外。
奇气尚能除百怪,稳坐蒲团,且受江豚拜。
举杯迟,吟句快。
乞篆题缣,总仗孤僧介。
一日已偿诗画债。
兴来不学,前人派。

【注释】

1.苏幕遮:词牌名。

2.醉题焦山月波台:在焦山月波台上喝醉了酒题下诗词。

3.禅关:佛家语,禅宗的门户。

4.楼法界:佛家语,指佛的境界或佛教的领域。

5.十仞高台:形容建筑物极高。

6.百怪:各种奇怪的东西。

7.蒲团:僧尼打坐用的蒲草编成的垫子。

8.江豚(tún)拜:江中的鱼向人叩头。

9.乞篆:求书法。

10.缣(jiān):古代的一种丝织品。

【译文】

醉后题写焦山月波台上的诗词,

禅门关隘,佛家境界。

那十仞高的台阁,更在危楼之上。

奇异的气势足以除灭百怪,

我稳坐蒲团,且让江里的鱼给我叩头。

举杯吟咏,痛快极了。

请为我题写诗稿和字幅,

总得仗赖这位孤独和尚的帮助。

一日之间已经偿还了诗画债。

兴致来了,也不学前人的派头。

【赏析】

《苏幕遮·醉题焦山月波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写登上月波台后的所见;下阕则由登台之所见生发联想,抒发自己对佛家的向往之情。全词意境清新,风格自然,不假雕饰,是一篇清旷之作。

这首词开篇即描绘了作者登上月波台后所看到的景色:“屋禅关,楼法界。”这两句中“屋禅关”是说寺内禅房的门户,而“楼法界”指的是楼阁所在的范围。这里用一“禅”字,将寺内的一切景物都笼罩在一种寂静肃穆、恬淡虚无的气氛之中。“十仞高台,更在危楼外”,这一句写出了月波台上建筑的高峻,也写出了作者站在月波台上眺望远方的豪情壮志。“奇气尚能除百怪”,这一句表明作者认为他能够以自己的才学消除世间的怪异现象。“稳坐蒲团”一句,更是表现出他的超脱尘世、潜心修行的态度。接着,“举杯迟,吟句快”,作者饮酒赋诗,心情十分舒畅。“乞篆题缣”,说明他请一位僧人给他书写诗句。最后“一日已偿诗画债”,意味着这一天他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包括诗债。“兴来不学,前人派”,这句表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受拘束,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去写,不拘泥于前人的流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