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檐铃风阵阵。
寒月窥窗,照我长孤闷。
多少暗尘萦玉轸。
灯花夜夜无凭准。
点滴漏声都是恨。
万转千回,才得三更尽。
越水吴山何处问。
今生可有相逢分。
【注释】
①檐铃:屋檐上挂着的风铃。②暗尘:指被风吹起的灰尘,这里借指飘零的身世和命运,“玉轸”即玉制的琴轸。③灯花:古时以灯心作灯芯,点着后常结成如花状的灯结,因称灯为灯花。④三更尽;三更,古代一夜分五更,三更是指半夜时分。⑤越水吴山:泛指南宋时的浙江(越)和江苏、浙江一带。⑥相逢分:相见的机会。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是词人对妻子的追念之词。全词语言清丽,感情沉痛,写尽了闺怨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交代出作者在寒夜中听到屋檐上风铃发出的阵阵声响,这不禁使他感到孤寂惆怅。次句“寒月窥窗”,照出了诗人的孤苦处境,也写出了作者的心境。接着,词人用“多少暗尘萦玉轸,灯花夜夜无凭准”两句来写自己内心的愁闷和寂寞。其中“暗尘”一词既写出了作者的孤凄之感,又暗示了妻子的不幸命运。“多少”一词则表明了诗人心中的悲愤。“灯花夜夜无凭准”一句中的“无凭准”一词则表明了词人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第三句“点滴漏声都是恨”,则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这句中的“都是恨”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尽悲痛。
第四句“万转千回,才得三更尽”,则是词人的自责和自怜。这句话中的“万转千回”和“三更尽”两个词语都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思念。
第五句“越水吴山何处问”,则是词人的无奈和悲伤。这里的“越水吴山”指的是江南地区,而“何处问”则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对妻子的深深怀念和思念。
最后一句“今生可有相逢分”,则是词人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的“今生可有相逢分”表达了词人对妻子无法相见的遗憾。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