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枕畔钗欹凤。流莺啼破红窗梦。
睡起倚妆楼。飞花点点愁。
绿波江上水。流迸离人泪。
脉脉背阑干。颦眉低远山。
【解析】
题干“赏析”要求分析诗歌内容、手法以及效果。此诗首句写景,第二三句写女子的情态,第四句写女子的心境,末句写女子的神态。全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答案】
译文:珊瑚枕边插着凤钗,睡起看到窗前莺啼声声叫破红窗梦;
睡醒后倚在妆楼,飞花点点落在愁人眉间。
翠绿江波上水波荡漾,流进离人的眼泪;
脉脉含情背对着栏杆,低眉蹙额愁思无限。
注释: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②和韵:指词调与原词相同,即用同一词牌填词。③珊瑚:一种珊瑚色的玉石。④枕畔:枕头旁边。⑤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⑥流莺:即黄莺。⑦红窗梦:红色的窗户里的好梦。⑧飞花:飘落的花朵,多形容春意。⑨脉脉:形容眼神传情的样子。⑩颦(píng)眉:皱眉,表示不高兴或忧愁。⑪背阑干:背靠栏杆。⑫远山:远处的青山。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个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之情。词中通过女子的动作、心理描绘,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上片写女子醒来的情景。“珊瑚枕畔钗欹(ī)凤”,点出人物身份,又写出了女子的美貌。接着“流莺啼破红窗梦”,既写出了女子的美貌,又写出了女子内心的幽怨。“流莺”即黄莺,这里代指自己的丈夫。“啼”字写出了女子听到黄莺叫声时的心情。“红窗”指的是女子的卧室,“梦”字写出了女子听到黄莺叫声时的心情。
下片写女子起身梳妆,倚在妆楼上的情景。“睡起倚妆楼,飞花点点愁”意思是说,女子从梦中醒来,就倚靠在妆楼上,看着飞花纷纷落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这里的“飞花”既指窗外飘落的花瓣,也暗指自己内心的忧伤。“飞花点点愁”既形象地描绘出了女子的内心情感,也表达了女子对于丈夫的思念。最后一句“脉脉背阑干,颦眉低远山”,描写了女子独自背对着栏杆,眉头紧锁,低垂的远山一样的眼睛,流露出深深的忧郁和思念。
本词以“睡起倚妆楼,飞花点点愁”开头,描绘出一个美丽而孤独的女子的形象。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该女子的内心世界。她听着鸟儿的鸣叫,看着窗外飞舞的花瓣,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郁和思念。然而,这种感情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强烈。因此,她只能独自一人面对这个美丽的画面,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