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垂薜荔,砌上莓苔,愁痕刚界朱栏。
杏白梨红,次第做尽春寒。
曲池抱阶如镜,问何人、照影窗前。
斜阳地,指茸茸翠草,曾阁秋千。
我本伤春狂客,趁蝶帘燕户,钿坠筝筵。
载酒迟来,花间谁擘蛮笺。
红楼只今已改,觅残题、犹在屏山。
归去晚,听东风,盈路杜鹃。
【译文】
墙边的薜荔,砌上莓苔,满院都是愁。春寒料峭,花已开尽。曲池抱阶如镜,谁人能照我窗前倩影?斜阳地,指那茸茸翠草,曾是我荡秋千的场地。
我本是伤春的人,趁着蝶帘燕户,钿坠筝筵。载了酒来迟了,花间是谁擘了那蛮笺?红楼已改,寻残题犹在屏山。归来晚了,听东风,杜鹃啼血盈路。
【赏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作。全词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生活、对爱情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珍爱,以及由此产生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词是词人晚年所作,词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爱意。词中的“杏白梨红”四句,描写了初春时节的景色。“杏白梨红”,即杏黄、梨花白、桃红,这是春天里最常见的颜色。而“次第做尽春寒”则表明这些颜色已经把春天里的寒冷都驱散了,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也透露出她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接下来的“曲池抱阶如镜”、“问何人”两句,则是词人对这美丽景色的赞美和赞叹。曲池抱阶如镜,意味着这曲池周围的墙壁就像镜子一样,将池水映照得清晰可见;而问何人,则表现出词人对于这一美景的珍视和欣赏,仿佛是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成就。
词人的情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满足或提升。相反,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因此,接下来的句子就显得更加深刻和沉重了:红楼只今已改,觅残题、犹在屏山。红楼,即红色的楼房,这里代指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而“屏山”,则是指屏风上的山水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今那座红楼已经被拆除了,但那些残留的题诗却还留在屏风上。这既是对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的怀念和留恋,也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无奈和遗憾。
词人以一种深沉的情感结束了全词:归去晚,听东风、盈路杜鹃。归去晚了,听东风,盈路杜鹃。这里的“东风”既指春风,也隐含着一种思念和牵挂。而“盈路杜鹃”则描绘出了一幅春天里杜鹃啼鸣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凄凉和悲凉。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纠结。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刻又细腻,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