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先呈皓齿,灵心暗托瓠犀。
麝兰香沁茗瓯时。
中有醍醐妙理。
春笋纤纤半露,灯前低敛娥眉。
禅心果否絮黏泥。
珍重阿难戒体。

这首诗名为《西江月 无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倾国先呈皓齿 - “倾国”意味着非常美丽,“皓齿”即洁白的牙齿,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牙齿。
  2. 灵心暗托瓠犀 - “灵心”指心灵纯净而聪明,“瓠犀”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贵美玉,这里比喻女子的智慧和才情。
  3. 麝兰香沁茗瓯时 - “麝兰”指麝香和兰花的香气,常用来形容女性的芬芳;“茗瓯”是茶碗,此处形容香气渗透到茶碗中,暗示香气四溢。
  4. 中有醍醐妙理 - “醍醐”是一种珍贵的乳酪,比喻事物中最精华的部分;“妙理”指的是深奥的道理或者智慧。
  5. 春笋纤纤半露,灯前低敛娥眉 - “春笋”比喻女子的秀发如同初生的竹笋般纤细柔嫩;“娥眉”是指女子弯曲的眉毛,这里形容女子在灯光下轻轻拢起自己的秀发。
  6. 禅心果否絮黏泥 - “禅心”指禅宗修行者的心性,“果”表示结果、成就,“絮黏泥”则形容禅心的纯净与坚韧,不沾染尘埃。
  7. 珍重阿难戒体 - “阿难”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名,这里借代佛教徒,强调对佛法的虔诚和遵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女子的美貌和智慧。从“倾国先呈皓齿”到“禅心果否絮黏泥”,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佛法的尊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