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湘湖、旧曾游处,鸭头新涨初酦。
越娃短艇乌篷小,镜里千丝萦发。
柔橹拨。
绊荇带、荷钱一样青难割。
波余影末。
爱乍掐春纤,盛盆宛似、戢戢小鱼活。
西泠水,濯取凝脂齐脱。
白银钗股同滑。
蜀姜楚豉调应好,不数韭芽如蕨。
烟渚阔。
任吹老西风,若个扁舟发。
乡心未遏。
想别后三潭,龟髯雉纼,冷浸几秋月。
摸鱼子·莼
[清]纳兰性德
【注释】
湘湖:位于浙江杭州市的西湖,以风景秀丽著称。
越娃(wā):吴越地区出产的一种小船。
乌篷小艇:用黑色蓬布做成的小舟。
镜里千丝萦发:形容水中鱼儿在水中游动时激起的水雾像镜子一样映照着它们的影子。
柔橹(lǔ):柔软的船桨。
荇带:水草。
荷钱一样青难割:指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如同刚采摘下来的荷花般美丽。
西泠(líng)水:杭州西湖的一个景点,位于西湖西岸。
濯(zhuó):洗涤。
蜀姜楚豉(chǐ):四川产的生姜和楚国产的豆豉(发酵大豆)。
调应好:调味应该很好。
韭芽如蕨(fú):韭菜苗尖嫩绿如蕨菜。
烟渚(zhǔ):烟雾缭绕的沙洲。
任吹老西风:任由西风吹过。
三潭:指西湖中三个著名的景点——小瀛(yíng)洲、湖心亭和雷峰塔。
龟髯:乌龟的胡须,此处泛指乌龟。
雉纼(zhì léi):野鸡毛织成的围巾。
几秋月:几个秋天的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写西湖的词。全词描绘了西湖美景以及作者在西湖边所体验的种种感觉和情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西湖的自然景色与人的心境相联系。同时,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记湘湖、旧曾游处,鸭头新涨初酦。”这几句是开篇,回忆了作者在湘湖游玩的经历,特别是新涨的江水给小船带来的困扰。“越娃短艇乌篷小”描写了小船的形状和颜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镜里千丝萦发”则形容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让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在水中摇曳。
“柔橹拨。绊荇带、荷钱一样青难割。”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美丽风景。“柔橹拨”形象地表现了船夫划船的动作,而“绊荇带、荷钱一样青难割”则是对荷叶的细致描述,形容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如同刚采摘下来的荷花般美丽。这里的“青难割”则形容荷叶的颜色非常鲜艳,几乎难以割断。
“波余影末。爱乍掐春纤,盛盆宛似、戢戢小鱼活。”这几句则是描述了湖面上的波纹和小鱼。“波余影末”指的是湖面上的波纹随着水流逐渐散去,留下了最后的痕迹。“爱乍掐春纤”形容了春天的柳枝随风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盛盆宛似、戢戢小鱼活”则形容了小鱼在水面下自由游动的情景,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西泠水,濯取凝脂齐脱。”这几句则是描述了西湖边的景色。“西泠水”指的是西湖的水,而“濯取凝脂齐脱”则形容湖水清澈透明,宛如凝结了的美玉一般。这里的“齐脱”则形容了美玉的质感,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白银钗股同滑。”这句是写女子的装饰品,与前面的景色形成了一种对比。这里的“钗”(发饰)指的是古代妇女头上插着的一种首饰。而“白银钗股同滑”则形容了银子的光泽与质地,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的优雅气质。
“蜀姜楚豉调应好,不数韭芽如蕨。”这几句是对食物的描述。“蜀姜楚豉调应好”指的是四川产的生姜和楚国产的豆豉调味应该非常好。这里的“蜀姜楚豉”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地区的特产,而“调应好”则表示两者搭配起来味道非常美妙。而“不数韭芽如蕨”则是指韭菜苗尖嫩绿如蕨菜,虽然也是一种美味,但在这里被认为不如这两种食材来得出色。
“烟渚阔。任吹老西风,若个扁舟发。”这几句则是描绘了湖面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烟渚阔”指的是湖面上的雾气弥漫开来,显得更加广阔。“任吹老西风”则表明任由西风吹过,而“若个扁舟发”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一只扁舟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才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