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鸟飞到。
正向越娥窗照。
晓妆酣,染翠仍松髻,裁红更堕簪。
却愁瑶股折,斜挂袜罗尖。
羞遣傍人拾,玉纤纤。

注释:

女冠子·堕钗 朱鸟飞到。

正当越王宫窗照,

晓妆酣,染翠仍松髻,

裁红更堕簪。

却愁瑶股折,斜挂袜罗尖。

羞遣傍人拾,玉纤纤。

赏析:

《女冠子》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女冠为主人公,描写了女冠在清晨梳妆打扮的情景,通过描绘女冠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展现了女冠的形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女子美貌与才情的高度赞美。

首句“朱鸟飞到”起韵,用“朱鸟”代指太阳。太阳升起,照亮了越王宫的窗户。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也为接下来的句子奠定了背景。

第二句“正向越娥窗照”,继续描述太阳升起来的景象。这里的“越娥”指的是越王宫中的女子,她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美丽。这句话中的“正向”表示女冠正对着窗外的太阳,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活。

第三句“晓妆酣,染翠仍松髻,裁红更坠簪”。这里描述了女冠正在梳妆打扮的情景。她把头发染成绿色,然后梳理成松树的形状,再戴上红色的发饰。这些细节描绘出了女冠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女性形象。

接下来的两句“却愁瑶股折,斜挂袜罗尖。”则是女冠的内心独白。她担心自己的大腿在走路时会折断,或者在行走时被袜子勾住。这些担忧反映了女冠对自身形象和安全的担忧。

最后两句“羞遣傍人拾,玉纤纤。”则描绘了一个有趣的场景。女冠不想让旁人捡走她的首饰,因为她认为这些首饰很美。而旁边的人看到她的首饰,就会感到羡慕,想要捡走。这个细节既有趣又富有生活气息,使这首诗更加生动。

《女冠子》这首诗通过对女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越娥”、“朱鸟”、“晓妆”、“瑶股”、“玉纤纤”等,都富有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