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辘车轮催去急,挑尽残灯,旅恨重题壁。
月色蒙蒙霜暗湿,行不得,鸡声人语都寒色。
垂鞭已过交河北,且解雕鞍,暂把征尘拭。
一盏村醪何处觅,垂柳侧,又欹茸帽风前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后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即可。

本首诗描写了一个在旅途中因天气寒冷而无法前行的旅人,他挑尽残灯,写下了深深的旅恨,在月色蒙蒙、霜气弥漫的夜晚,只能行不得也,鸡声人语都寒色。他垂鞭已经过了交河北,暂时放下征尘,在一盏村醪何处觅下,又斜倚茸帽风前立,全诗语言凝练、质朴、自然,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更显其清丽脱俗的本色,表现了作者高洁孤傲的品格。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一首羁旅行役之作。首句写诗人被车马催迫着赶路,突出了“旅”字;次句写诗人把旅途中的愁绪写在壁上,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苦心情;三四句用“鸡声”“人语”写出了旅途中的寂寞与冷清,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气氛。五六句写诗人停马解鞍,擦去征尘,表现了诗人的轻松愉悦。最后两句写诗人举头四望,看到路边垂柳,不禁想到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于是又斜靠下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刻画了诗人的孤寂与无奈,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在旅途中因天气寒冷而无法前行的旅人,他挑尽残灯,写下了深深的旅恨,在月色蒙蒙、霜气弥漫的夜晚,只能行不得也,鸡声人语都寒色。他垂鞭已经过了交河北,暂时放下征尘,在一盏村醪何处觅下,又斜倚茸帽风前立,全诗语言凝练、质朴、自然,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更显其清丽脱俗的本色,表现了作者高洁孤傲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