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蝶才醒午梦,娇莺未了残歌。
游人依旧踏青莎。
一片红榴惊坐。
花上东风偏燠,吹愁到枕如何。
长愁短夜睡难多。
长日长愁怎奈过。
这首诗的原文是:
西江月 新夏(壬午)
睡蝶才醒午梦,娇莺未了残歌。
游人依旧踏青莎,一片红榴惊坐。
花上东风偏燠,吹愁到枕如何。
长愁短夜睡难多,长日长愁怎奈何。
注释与赏析:
- 睡蝶才醒午梦,娇莺未了残歌。
- 睡蝶:指刚刚醒来,还处于半梦半醒状态的蝴蝶。
- 午梦:中午时分的梦境。
- 娇莺未了残歌:形容鸟儿在清晨或傍晚唱着歌,歌声虽然已经结束但余音仍在耳边回响,给人一种美好却短暂的感觉。
- 游人依旧踏青莎,一片红榴惊坐。
- 游人:指那些外出游玩的人。
- 踏青莎:踏着青草行走。踏青是中国传统的春季习俗,人们利用这个季节去郊外踏青赏花。
- 一片红榴惊坐:形容看到鲜红的石榴,感到惊讶而坐下。榴花以其鲜艳的颜色和热烈的气氛,常常成为诗人笔下描写的对象。
- 花上东风偏燠,吹愁到枕如何。
- 东风:春风。
- 燠:暖和、炎热。
- 吹愁到枕:形容春天的风带着忧愁吹到枕头上,让人难以入眠。
- 长愁短夜睡难多,长日长愁怎奈何。
- 长愁:形容长时间的忧愁。
- 短夜:指夜晚短暂,不足以让人感受到长久的忧愁。
- 长日长愁怎奈何:意味着长期的忧愁无法摆脱,让人感到非常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游人在初夏时节看到美景时的感慨心情,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感慨以及面对漫长忧愁时无法逃避的情感。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语言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叹。